颅颈交界区失稳的影像学评估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tloveste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枕寰关节、寰枢关节失稳的CT征象,探讨颅颈交界区韧带MR信号分级方法的可靠性,分析颅颈交界区失稳的临床表现及解剖学相关因素‘。资料和方法:前瞻性分析242例颈椎CT资料,全部病例行横断面容积扫描,原始数据传至工作站,经多平面重组技术获取矢、冠、轴位像,符合入组标准者纳入颅颈交界区失稳组并获取容积再现重组图,另随机选取5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无症状人群做正常对照。两组病例均行MR高分辨质子序列扫描。依据PDWI韧带断面高信号区所占比例将翼状韧带、横韧带、覆膜硬膜复合体、寰枕后膜硬膜复合体改变分为0~2级。采用双盲法,两名医师间隔两周分别对韧带MR信号分级,并对评估结果进行一致性及可重复性Kappa检验。结果:242例中共筛选出颅颈交界区失稳60例,枕寰关节及寰枢关节失稳分别为21和39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14~67岁,平均38岁。依据枕骨髁移位方向,21例枕寰关节失稳可分为三型:单侧枕骨髁后旋转型失稳13例,枕骨髁后移位型失稳5例,后移位—旋转复合型失稳3例。矢状MPR像均表现为关节前缘骨皮质连线向后角折,关节面呈台阶状改变;7例冠状面显示双侧枕寰关节同向错动;11例轴位MPR像显示窄三角间隙征。15例颈1椎间孔变形,15例寰椎上关节突后部平坦。依据寰椎移位方向及旋转状态,39例寰枢关节失稳可分为四型:寰椎前移位型失稳7例,侧方移位型失稳6例,旋转型失稳5例,复合型失稳21例。多平面重组CT显示:7例寰齿前间隙增宽3.5~5.7mm,平均4.3mm。32例齿状突侧方移位距离1.5~2.2mm,平均1.8mm。双侧寰枢关节面同向错动16例。VR图显示26例寰椎向左或向右侧旋转。3例合并寰枢骨性关节炎,其中2例关节后缘巨大骨刺突入颈2椎间孔使之狭窄,37例颈2椎间孔无明显狭窄。60例中有7例合并上颈椎发育畸形:4例寰枕后膜未发育,3例双侧、1例单侧翼状韧带未发育。应用我们的韧带分级系统,两名医师对翼状韧带、横韧带、覆膜硬膜复合体评估的一致性及可重复性好,加权Kappa值均>0.6;对寰枕后膜硬膜复合体评估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差或较差,加权Kappa值<0.4。翼状韧带、横韧带、覆膜硬膜复合体1~2级发生率研究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覆膜硬膜复合体分级在枕寰关节失稳与寰枢关节失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翼状韧带病损(1~2级)与齿状突侧移位相关。横韧带病损(1~2级)与寰齿前间隙增宽相关。结论:CT薄层螺旋扫描MPR技术与MR高分辨质子序列联合应用,可全面评估颅颈交界区失稳的骨肌、韧带形态学变化。0~2级韧带分级系统能可靠反映韧带病损的程度。翼状韧带、横韧带、覆膜是枕寰关节、寰枢关节重要的稳定支撑结构。
其他文献
学校开学了,每天路过这里的学生和家长人来人往。&#39;&#39;一刻也不能放松啊,一定要盯牢盯紧哦。&#39;3月5日,正值两会期间,销售华南分公司贵阳管理处处长徐庆春再次来到独
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是指具备选任资格的人对涉嫌犯罪的未成年人在侦查、起诉、审判、执行等各个刑事诉讼环节参与诉讼、并给予帮教,使犯罪未成年人早日回归社会的一项刑事司法
<正>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的意见》。《意见》重点围绕构建综合治理体系、有序统筹规划建设运营、加强运营安全管理、强化公共安全防范、
利用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对提取分离过程中的锁阳多糖进行了研究,以期探讨一种快速简便分析含量变化的新方法。红外光谱图显示光谱变化主要在1 800800cm-1,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内部审计在企业的内部控制过程、风险管理、提供管理咨询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本文针对目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如何通过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内部审
为探讨军队医院护士长队伍的建设,本文阐述了护士长队伍的现状和护士长队伍建设应采取的对策;为加强军队医院护士长队伍的建设提供参考.
从社会学角度看,新闻发言人作为一种社会角色,有着自身角色定位、角色冲突、角色规范,本文试对新闻发言人角色进行探讨,从新闻发言人多重角色、角色冲突角度来分析,以对新闻发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