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AMP)是动植物在天然免疫中产生的一类小分子多肽,具有广谱抗菌性。Piscidin 1作为被广泛研究的抗菌肽之一,已经被证实对细菌、病毒有显著抑制作用,本实验室已证实其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和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具有较强的抑制效果。但Piscidin1作为有药物开发潜力的抗菌肽,其在体内药物动力学特征却未见报道。为此,本研究利用LC-MS建立了一种在血浆中和小肠内容物中快速准确检测Piscidin 1的方法,并以SD大鼠为实验动物模型,研究了Piscidin 1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点,同时比较了不同给药方式的生物利用度,为后续的临床应用研究打下基础。1.大鼠血浆以及小肠内容物中Piscidin1的LC-MS分析方法建立利用LC-MS建立了一种准确、快速、灵敏大鼠血浆中抗菌肽Piscidin 1检测方法,血浆中Piscidin 1的保留时间1.3~1.4min,定量限LOQ为0.01μg/ml,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为0.9976,符合线性要求,平均回收率达到85%。小肠内容物中Piscidin1的方法保留时间为1.3~1.4min,检测限达0.01μg,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0.9989,平均回收率为82%。建立的方法均满足不同样品中的药物动力学分析要求。2.静脉注射Piscidin 1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本研究以2mg/kg的剂量对大鼠静脉注射Piscidin 1,在5min、10min、20min、30min、1h、2h、4h、8h、12h、24h采集400μl血样进行检测分析。结果静脉注射下Piscidin1在血浆中的峰浓度Cmax达到4.88μg/ml,平均滞留时间(MRT)为22.14h,高于胰岛素等多肽类药物。Piscidin 1在血浆中的代谢相对较缓慢,消除速率CL为0.067L/h/kg,在48h仍然可以检测到0.1μg/ml的Piscidin 1。3.不同给药方式药物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在以2mg/kg相同剂量的情况下,本研究用灌胃和肌内注射两种不同的方式对大鼠进行给药,在5min、10min、20min、30min、1h、2h、4h、8h、12h、24h各采集400μl血样进行检测分析。通过比较不同给药方式药动学参数的差异,研究发现灌胃给药的达峰浓度Cmax仅为0.7μg/ml,达峰时间Tmax为0.5h,平均滞留时间MRT为26.76h,CL为0.171L/h/kg。与静脉注射相比,生物利用度仅为36%。肌内注射的峰浓度为2.37μg/ml,达峰时间为0.333h,平均滞留时间MRT为30.12h,CL为0.095L/h/kg,肌内注射的生物利用度为64.02%。4.肌肉注射给药方式下Piscidin 1在小肠内容物中的浓度本研究以2mg/kg剂量,给大鼠肌内注射Piscidin 1抗菌肽,在5min、10min、20min、30min、1h、2h、4h、8h、12h、24h采集小肠内容物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发现Piscidin1在小肠内容物中浓度Tmax为8.12h,平均滞留时间MRT为36.45h,达峰浓度Cmax=1.67μg/ml,消除率CL为0.026L/h/kg,达峰时间较血浆明显延后,达峰浓度明显降低,平均滞留时间增加,但是消除速率降低。本研究利用LC-MS建立了一种准确检测Piscidin 1在血浆以及小肠内容物中浓度的方法。比较了静脉、肌注、灌胃三种不同给药方式Piscidin 1在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特点,Piscidin 1吸收快、峰浓度高、代谢缓慢,肌注给药生物利用度高于灌胃给药。肌注给药下Piscidin 1在小肠内达峰时间延后、峰浓度降低、代谢更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