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快乐体育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它是针对日本产业社会下学校体育的高标准导致学生厌倦体育的状况提出的,最终目的是连接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快乐体育的主要特点是学生学习运动知识技能和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能够感受到学习和运动的快乐,形成运动的爱好和习惯,为终身体育服务。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同时,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也导致了各种健康问题层出不穷,如肥胖、高血压等等。作为青年的大学生群体,担负着诸多责任,但以笔者所在的实习学校看如今的大学体育课堂,学生的积极性并不高,很多学生的作息方式不合理,对健康问题也没有正确的认识,大学生在体质测试中发生的各种状况令人揪心。因此,加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培养正确的健康观,预防意外再次发生是当务之急。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以教为主,以练为主,技能的掌握主要通过较为单一重复的练习,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师生交流和学生的情感,在强调学生全面发展的当下,立足教学实践积极探索是必由之路。足球运动作为世界第一运动,是一项充满热情的运动,因对场地器材的要求相对不高,因而也更加容易开展,这就要求我们应采用更加符合大学生和足球项目特点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充分参与运动,在运动中学得知识、增长技能、养成终身体育习惯。快乐体育教学模式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运动乐趣的创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掌握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服务。诚然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课堂组织有序,可以快速达成技能目标,但体育的学习不仅仅是身体的练习,所以笔者将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带入课堂进行了尝试,为体育工作者在体育教学模式方面的改良创新提供参考。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实验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并结合足球项目特点和教学现状,在高专体育课中运用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对比快乐体育教学模式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得出以下结论: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在具体的足球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游戏法、小组学习法、比赛法等将层层递进的教学环节的合理串联,强调学生的运动体验,感受运动带来的乐趣,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技能的掌握方面,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相比暂无优势;快乐体育教学模式重视学生成功经验的获得,鼓励互相帮助,从同伴处获得成功经验,并肯定学生取得的进步,提升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最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综合成绩也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学习态度,课堂内外的表现方面也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