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TCC技术的可重构滤波器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yw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尤其是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迭代,带来的新的通信标准层出不穷,集成化多标准的通信系统逐渐成为提供通信服务的主要解决方案。射频滤波器是无线通信系统中选频的关键器件之一,它的可重构性是工业界与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目前,实现滤波器可重构最普遍的方法是在谐振器中加入可调元件,包括PIN二极管、变容二极管和基于压电特性的可变电容等,然后运用这些可调元件控制中心频率以及工作带宽。其中,PIN管和变容管具有电调响应速度快、易与射频电路集成等优势。同时,制造工艺的不断发展为射频电路的设计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其中低温共烧陶瓷技术(low 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LTCC)在微波电路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它能够帮助射频滤波器实现小型化。本文是基于LTCC技术的可重构射频滤波器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分析了电容加载技术在四分之一波长谐振器上的应用,大幅缩减电路尺寸。利用提出的谐振器设计了梳状线型滤波器,并通过增加电耦合作为交叉耦合,在通带两侧各引入传输零点,有效提升了滤波器选择性和阻带抑制度。最后,根据上述原理,结合LTCC工艺成功设计并制作了4款滤波器,中心频率分别为1.07GHz、1.12GHz、1.35GHz和1.47GHz,回波损耗实测均优于10dB。(2)使用PIN二极管作为射频开关元件,设计了两种基于滤波器组与PIN管的可重构滤波器设计架构,并对应地给出了两种具有四个状态可重构的滤波器实施方案。其中,方案一将馈电网络与滤波器组进行集成化设计,中心频率调节范围为1.66GHz~2.2GHz,各状态下的回波损耗均低于-15dB;方案二对馈电电路实施单独设计,再将馈电电路与滤波器组在加工完成后通过焊接融合成一体,相对单独测试,各状态下插损有0.2dB~0.3dB下降。两种方案下的滤波效果良好,且这两种设计方案皆具有强拓展性。(3)提出了一种四阶可重构LTCC滤波器。通过在四分之一波长谐振器中同时加载平行板电容器和变容管,在减小谐振器尺寸的同时实现了谐振频率连续可调。通过在1、4谐振器间引入交叉耦合,在通带两边各产生了一个传输零点,实现了陡峭的边带和良好的阻带抑制。测试结果表明,滤波器中心频率可在1.27GHz~1.59GHz间连续可调,插入损耗稳定在4.2dB至2.2dB之间,回波损耗均优于11dB。(4)研究并提出了两款基于LTCC工艺的小型化滤波器。首先,对可控混合电磁耦合在SIW谐振腔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提出的三阶直线级联SIW滤波器,可在通带两侧引入传输零点,中心频率为12.03GHz,带内回波损耗优于20dB;再通过在SIW腔中引入消逝模加载,实现了滤波器体积的小型化,中心频率为10.1GHz,回波损耗19dB。其次,利用多层带状线重叠实现宽边强耦合,并产生平行板电容器效应,使设计的半波长型谐振器长度减小至六分之一波长,并用利用该谐振器设计了具有零度馈电结构的滤波器,通带两侧皆引入传输零点,兼顾了滤波器小型化和高选择性,实测中心频率2.13GHz,带内最小回波损耗低于16dB。
其他文献
近年来众多的研究工作已经表明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NN)相较于传统算法有着显著的优势,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图像、语音和视频识别等领域。但是由于神经网络对硬件平台的算力和存储需求巨大,导致实际应用存在困难。现有的CPU平台无法提供足够的算力支持,而GPU平台由于有着很高的计算力和易用的开发框架成为神经网络的首选平台。同时,基于FPGA的神经网络加速器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经过特定的硬件
本文研究目的:了解宠物饲养者弓形虫感染的流行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研究方法:随机选择两个社区和某中、小学共194人进行抽样调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弓形虫抗体IgG
【正】 贵校学报办得好,既有深度也有广度,在江苏的读者中是很有声誉的.我们这些常写点东西的人在一起也常常议论贵刊的编辑水平.若要我提建议的话,那只是希望贵刊能办成双月
本文从藏医学义理和从医者必备条件的视角,探讨灌顶仪轨与藏医教育之间的密切关系。依据藏医学医理,任何疾病主要由内外境决定。由于有关心、身、隆、经络等藏医药教育概念皆
期刊
<正> 开展农业害虫种类及分布调查,是对农业害虫实施综合治理的一项基础工作。为此,我们于1985年开始在长治市共采集、制作昆虫标本3790余件。通过对昆虫标本的鉴定,发现8种
经云南新型智库联盟理事会2020年第一次会议研究批准,云南统一战线智库成为云南新型智库联盟大家庭的一员,截至该次会议,云南新型智库联盟已有36家成员单位。
申请号:201720634479.3  技術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环保公共垃圾桶。  背景技术  公共垃圾桶是一种公共设施,用于盛放垃圾和废弃物,常放置于公园、小区、学校等户外公共场所,起到保护公共环境的作用,为净化城市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公共垃圾桶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功能单一,另外人们扔垃圾时难免会触碰到垃圾桶或垃圾,沾染上细菌,现有的公共垃圾桶通常距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实施创新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