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TGF-β1、E-Cadherin表达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预后价值及其与中医体质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福建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ponv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确诊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病例102例。(1)探讨TGF-β1和E-cadherin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及其亚组基底细胞样乳腺癌和非基底细胞样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TGF-β1和E-cadherin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和生存预后的关系。(2)探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情况,分析中医体质类型与TGF-β1和E-cadherin表达的关系以及不同体质类型与生存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  (1)严格按照入、排标准收集经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病理科确诊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病例102例。(2)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GF-β1和E-cadherin的表达情况。(3)收集入组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并随访患者生存预后情况。(4)运用中华中医药学会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对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分类。(5)整理资料后,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TGF-β1和E-cadherin在三阴性乳腺癌及其亚组基底细胞样乳腺癌、非基底细胞样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生存预后和中医体质分型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1.在三阴性乳腺癌中:(1)TGF-β1和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8%和36.3%,且两者之间存在明显负相关(r=-0.330,P=0.001,P≤0.05)。(2)TGF-β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P=0.050,P≤0.05),E-cadherin的表达与绝经状态相关(P=0.016,P≤0.05)。(3)TGF-β1阳性组复发转移率50.8%(32/63)明显高于阴性组12.8%(5/39),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5),E-cadherin阳性组复发转移率27.0%(10/37)低于阴性组41.5%(27/65),但无统计学意义(P=0.143,P>0.05)。(4)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TGF-β1阳性组和阴性组的生存曲线分离,TGF-β1阳性组患者3年DFS明显差于阴性组(P=0.000,P≤0.05),患者3年DFS还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及肿瘤分期相关(P≤0.05);进一步多因素分析显示:TGF-β1阳性表达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独立预后危险因素(P=0.001,P≤0.05)。(5)TGF-β1和E-cadherin表达的联合检测中,TGF-β1阳性、E-cadherin阴性组的复发转移率为52.1%(25/48),明显高于TGF-β1阴性、E-cadherin阳性组的13.6%(3/2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四组不同表达组合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DFS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5)。  2.在三阴性乳腺癌亚组基底细胞样乳腺癌和非基底细胞样乳腺癌中(1)TGF-β1、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2%和42.2%、26.3%和48.9%,TGF-β1和E-cadherin的表达在两组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19,P≤0.05);等级相关分析法显示:TGF-β1和E-cadherin的表达情况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中呈负相关(r=-0.435,P=0.001,P≤0.05)。(2)在非基底细胞样乳腺癌中TGF-β1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存在统计学差异(P=0.034,P≤0.05); E-cadherin的表达在两组间均与绝经状态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9,P=0.004,P≤0.05)。(3)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E-cadherin的表达与两组的3年DFS无相关性(P>0.05),在非基底细胞样乳腺癌患者中3年DFS与TGF-β1的表达相关(P=0.000,P≤0.05),还与年龄、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及肿瘤分期相关(P=0.000,P=0.000,P=0.004,P=0.000,P≤0.05)。进一步多因素分析显示:TGF-β1阳性表达可能为非基底细胞样乳腺癌患者独立预后危险因素(P=0.033,P≤0.05)。  3.根据体质问卷调查情况分析,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当中,主要体质类型为气郁质,血瘀质,湿热质,痰湿质;E-cadherin的表达与气郁质相关(P=0.011,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气郁质,血瘀质,湿热质,痰湿质及其他体质这五组中医体质类型与三阴性乳腺癌预后无明显相关(P=0.318,P>0.05)。  结论:  (1)在三阴性乳腺癌中TGF-β1和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8%和36.3%,且两者之间存在负相关;TGF-β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E-cadherin的表达与绝经状态相关;TGF-β1阳性组复发转移率明显高于阴性组,并具有统计学意义,E-cadherin阳性组复发转移率低于阴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3年DFS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肿瘤分期相关及TGF-β1表达相关(P≤0.05),TGF-β1阳性组患者3年DFS明显差于阴性组,多因素分析显示:TGF-β1阳性表达可能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独立预后危险因素(P≤0.05)。  (2)在三阴性乳腺癌亚组基底细胞样乳腺癌组和非基底细胞样乳腺癌组中,TGF-β1、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2%、42.2%和26.3%、48.9%,其表达在两组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其表达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中呈明显负相关;TGF-β1与基底细胞样乳腺癌患者的组织学分级相关,E-cadherin的表达与两组的绝经状态相关;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E-cadherin的表达与两组的3年DFS无相关性,而非基底细胞样乳腺癌组中患者3年DFS与TGF-β1的表达相关,还与年龄、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及肿瘤分期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TGF-β1阳性表达可能为非基底细胞样乳腺癌患者独立预后危险因素(P≤0.05)。  (3)中医体质分型大部分为气郁质和血瘀质,E-cadherin的表达与气郁质相关,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中医体质分型与患者3年DFS无明显相关性(P>0.05)。
其他文献
目的:  我们推测AD的始动因素是血管基本功能缺失导致神经功能逐渐受损,据此建立体外缺氧缺糖海马神经元细胞模型,模拟脑血管供氧气供能量基本功能缺失后神经元受损的模型。观
本研究以AD发病理论“β-淀粉样蛋白级联假说”、“细胞凋亡学说”为切入点,以Aβ代谢途径参与AD发病为基础,采用Aβ_(1-40)海马区注射诱发大鼠脑内神经元损伤,复制AD模型大鼠。以β-淀粉样蛋白沉积、神经元损伤病变和细胞凋亡为治疗靶点,利用Morris水迷宫和神经病理学方法观察AD大鼠行为学及脑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海马区Aβ1-40、β-APP、bcl-2/bax与caspa
实验目的:  本研究通过建立SD大鼠梗阻性黄疸模型及胆道梗阻再通模型,探讨胆道梗阻后大鼠肝组织中PERK的表达变化,以及梗阻性黄疸再通术后PERK表达变化与中药茵陈蒿汤对肝脏的
目的:通过连续观察分析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予腹腔感染合并急性肺损伤患者大承气冲剂治疗后,患者肺功能和肺泡灌洗液中IL-6、IL-10的变化,及排气排便时间和尿L/M肠屏障功能指标的变化,探讨大承气冲剂对腹腔感染致急性肺损伤的局部炎症反应及肠屏障的影响。对象与方法:观察2012.1~2015.1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监护学科(ICU)收治的严重腹腔感染合并肺损伤患者,共61例,其中男33例,女28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四氯化碳致肝纤维化大鼠ERK-1、NF-кBmRNA以及α-SMA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姜黄素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CCL4致SD雄性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模型,用姜黄素100mg/kg灌胃,6次/周,共13周后,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变化;用免疫组化法(SABC法)比较正常组,模型组以及姜黄素组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