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担保与农业融资成本 ——基于银行竞争的中介效应检验

来源 :山东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qst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融资难、融资贵是制约我国农业产业发展和农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因素,而抵押担保条件不足是农业融资难题的核心痛点。政策性担保是各国普遍采用的支农政策工具,但我国传统农业担保机构对银行缺乏吸引力,在与银行的合作中处于被动位置,在降低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门槛和融资成本方面的作用十分有限。2015年开始,我国利用中央财政资金建设农业政策性担保体系,新型农业政策性担保体系下的担保机构具有资本实力强、专业化水平高等突出优势。经过近六年的运行,我国新型农业政策性担保机构在自身可持续的条件下降低了农业融资门槛、扩大了农业信贷市场规模。那么,我国新型农业政策性担保在降低农业融资门槛、扩大农业信贷市场准入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降低农业融资成本?政策性担保机构能否激发并借助银行竞争降低农业融资成本?上述过程背后的理论机理及典型经验和启示是什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首先梳理我国农业政策性担保制度框架及运行机制,然后基于融资担保的交易成本理论、市场结构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分析政策性担保机构影响银行合作积极性及农业融资成本的理论机理,并且运用我国新型农业政策性担保体系内15家省级农业担保公司的业务结构数据及其479笔担保贷款数据,实证检验政策性担保机构成本分担和风险分担对农业融资成本的影响以及银行竞争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政策性担保机构通过分担银行的交易成本和风险,降低了农业融资成本。(2)政策性担保机构通过分担银行的交易成本和风险促进了银行竞争,银行竞争在政策性担保降低农业融资成本的过程中存在中介作用。(3)在大型银行放贷客户、银行增量客户和拥有既往借贷记录的客户中,政策性担保机构的成本分担和风险分担能够降低农业融资成本;在小型银行放贷客户、银行存量客户和缺乏借贷记录的客户中,政策性担保机构的风险分担对农业融资成本没有显著影响。本文的边际贡献体现在:(1)实证检验了政策性担保在降低农业融资成本方面的政策效果,补充了政策性担保政策效果的经验证据。(2)实证检验了银行竞争在政策性担保降低农业融资成本过程中的中介作用,以及上述作用机制的多种异质性规律,丰富了政策性担保作用机理的理论及经验研究结论。(3)回答了我国两轮农业信贷担保政策实践迥异的政策效果背后的成因。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厘清政策性担保的作用机制、评估我国新型农业政策性担保体系政策效果,进而完善农业政策性担保体系、降低农业融资成本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随着科技发展和时代进步,大数据时代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行政机关的工作方式。对税务机关而言,大数据的应用为其提供了更加充分的数据资源和更加高效的分析工具。然而,税务机关面对激增而隐蔽的数据环境,如何利用好大数据获得税收风险管理成效,是目前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的研究思路为“理论研究——J市税务局税收风险管理现状分析——J市典型案例分析——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建议”。首先对研究的背景、意义进行
学位
学位
学位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和第二大经济体,其金融市场却并不成熟。囿于法律制度不健全、金融不完善等原因,我国家庭储蓄率居高不下,但风险金融市场参与度较低。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研究2016》,2015年我国参与风险金融市场的家庭比例为17.3%,其中城市家庭为26.2%,农村家庭为2.4%;家庭持有风险金融资产占金融资产的比例为33.0%,其中城市家庭为34.5%,农村家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要物质生产部门,为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改善做出了重要贡献。无论是从建筑业对关联产业的带动作用,还是从建筑业对国民经济的调节功能来看,建筑业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小建筑企业是我国建筑业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中小建筑企业具有经营成本高、投资回收期长以及经营风险较高等建筑行业固有特征,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融资时往往会遇到各种阻碍。为了缓解众多处于初创时期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
本研究以色季拉山5个区域的高山松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播种和室内控制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色季拉山高山松种实特性、高山松凋落物水浸提液与其种子早期更新的生化关系、凋落物覆盖厚度对高山松种子早期更新的影响、林下不同播种方式对高山松幼苗早期生长的影响等方面对高山松的早期更新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探讨,旨在解决藏东南地区高山松天然更新及人工林障碍问题,丰富近熟林及人工林更新领域研究,为维护色季拉山森林生态系统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