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面施氮对东北红豆杉幼苗生长及生理特征的影响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chenbin198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氮素在东北红豆杉幼苗培育中的作用,以6年生东北红豆杉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叶面施氮法研究尿素、硝酸钠和硫酸铵3种氮素形态在3个氮浓度(0.5‰、1‰、1.5‰)下幼苗的生长、叶片氮含量、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以及荧光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施氮处理幼苗的生长量较对照组幼苗(CK)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1%o尿素处理幼苗的效果最好,枝生长量比CK提高了39.1%,达极显著水平(P<0.01)。叶片氮含量也都有所增加,1.5%o尿素处理幼苗的氮含量最高,比CK提高了20.0%(P<0.01)。在叶绿素含量上,1%o尿素处理幼苗的总叶绿素和叶绿素a含量比CK提高了20.5%和27.1%(P<0.01)。施氮后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光饱合点(LSP)和表观量子效率(AQY)等光合指标也都好于CK(1.5‰硫酸铵除外),1‰尿素处理幼苗的Pmax比CK提高了62.0%(P<0.01)。荧光参数分析表明,施氮后幼苗的φPSⅡ、qP、ETR均不同程度地高于CK,不同施氮处理对幼苗并没有造成生理上的不可逆破坏或胁迫。从整体上看,幼苗总叶绿素含量和Pmax整体上呈现出随幼苗叶片氮含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1‰尿素处理效果最好,硫酸铵和硝酸钠之间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
其他文献
电子商务(ElectronicCommerce,简称EC)是在Intemet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家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
自2006年至今,我国已陆续设计并成功发射5型10余颗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遥感卫星,使我国可以快速实现“全球测图”成为可能。多年来随着我国星载
中国是一个疆域辽阔、地区之间存在很大差异的国家,由于城市人口增加、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扩大,尤其是建设用地扩张使得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导致不同区域城市土地资源紧张程度和生态
本文主要对动态监测数据处理流程进行优化,将多方法得到的变化信息进行综合处理,提高数据处理精度。采用二维小波变换处理两时相遥感影像,以自动发现土地利用变化信息,介绍了两种
近年来,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逐步深入到规划、能源、交通、环保、国防、等社会诸多行业,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应用领域的不同、系统开发
普通数码影像(在该文中主要指采用普通非量测数码相机获得的数码影像)的出现,解决了现场快速获取影像的问题,且降低了近景摄影测量作业对设备及技能的要求,并使摄影测量过程
性别决定是生物界基本的科学问题之一。家蚕属于鳞翅目昆虫,其性别决定机制与目前研究的最为清楚的模式昆虫果蝇相比,既有共同性,也有特殊性,因此家蚕性别决定机制的研究可为我们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工作环境有了很大改善,数字化城市概念深入人心,如何更好地进行城市管理、城市规划研究已成为一个城市能否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环节,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