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在维护生物多样性、降解污染物和调节区域气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被誉为“物种基因库”、“地球之肾”和“淡水之源”。近年来,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湿地,导致我国湿地面积和数量的快速减少,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大大减弱。巢湖是我国的重要湿地,历史上围湖造田、围湖造塘使得巢湖湿地系统严重破坏,在环巢湖规划湿地公园群是抢救性保护环巢湖湿地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更好的保护湿地,湿地公园的选址与布局是环巢湖地区各级政府积极开展湿地公园规划和建设的基础工作。本文以环巢湖湿地为研究对象,在学习借鉴国内外湿地公园保护、规划、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对环巢湖湿地公园群选址与布局进行了研究,旨在推动环巢湖地区的湿地保育和修复、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发育、湿地生态文明教育和湿地生态旅游,使环巢湖湿地公园群成为我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环巢湖地区实地调研及历史资料查阅,总结环巢湖地区湿地现状存在的问题,对比分析环巢湖地区湖泊、河流、生物多样性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得出环巢湖湿地面临湿地面积萎缩、河流生态功能衰退、生物多样性下降、湿地文化丢失等问题。2、从自然环境因素中土地利用现状、水文因素、风景名胜资源角度和社会经济因素中城镇发展和旅游业发展现状、交通因素角度,分析影响环巢湖湿地公园群选址的因素,再结合环巢湖地区生态敏感性分析,对研究区的生态敏感性做出综合评价,优化环巢湖湿地公园群选址。3、提出了环巢湖湿地公园群选址的四点原则:综合性与合理性、科学性与客观性、简便性与广适性、特指性与针对性,确定选址流程,最终确定环巢湖地区的十个湿地公园的规划选址。4、根据现有入湖和出湖河流的流量、湿地的现状条件、湿地周边社会经济基础、打造湿地公园的目的,因地制宜的整合湿地资源,打造国家、省级和市级三级湿地公园体系,形成“碧水汇大湖,金环串明珠”湿地公园群结构。5、根据东半湖水质Ⅲ类、西半湖的水质劣Ⅴ类的现状,发挥湿地净化作用,在东半湖布局了1个国家级、2个省级和1个市级共4个湿地公园,在西半湖布局3个国家级、2个省级和1个市级共6个湿地公园,并在10个湿地公园中打造5大基地和5园8馆重点建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