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鄂博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与风险评价

来源 :内蒙古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vforviv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云鄂博矿床是世界上最大的轻稀土矿床,长期的采矿活动导致周围环境累积了大量重金属,从而导致当地土壤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为了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本研究对白云鄂博矿区及其周边土壤重金属的浓度、空间分布、污染来源、浸出与淋溶特性进行调查分析,并且对重金属的环境-人体健康风险进行评价。此外,通过生态风险模型的构建,划分矿区生态环境的风险区域。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测定了土壤中Mn、Cu、Zn、Pb、Cd、As、Hg和Cr的含量,平均值分别为3662.57、26.20、289.22、123.00、0.75、12.69、0.05和57.98 mg/kg。研究区除Cr、As外,其余重金属含量均明显高于内蒙古自治区土壤背景值和对照点背景值,表明当地采矿及工业活动造成了土壤中重金属的累积。(2)利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RAC评价法对当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白云鄂博各地区均受到多种重金属的严重污染,Cd的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远高于其它重金属。形态分析表明各重金属均以残渣态为主,相对较为稳定。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当地的总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在可接受的范围内。(3)基于GIS的空间分布图表明,Mn、Cu、Zn、Cd、Pb的高值区域主要位于采矿区,As、Cr的高值区域主要分布在矿区的西部,Hg的高值区域主要分布在工业区。采用空间变异系数、累积系数、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及正矩阵分解(PMF)五种方法进行重金属来源解析。结果表明,Hg主要来源于工业活动和燃煤;Cu主要来源于采矿活动;Mn和Pb主要来源于交通污染;Cd和Zn的来源主要为采矿和交通活动复合来源;Cr和As主要为自然来源。(4)土壤浸出实验结果表明,除Pb外,浸出液中重金属的浓度与其土壤中的总量相关。淋溶实验显示重金属浓度随着淋溶过程的进行先快速升高后缓慢降低,且淋溶液的pH越小,淋出后的重金属浓度越大。对未污染土柱中残留的重金属浓度分析发现:Cu、Cd易向土壤下层迁移,Zn、Pb、Cr则相反。对淋溶结果进行动力学拟合后,发现修正的Elovich方程对研究区淋溶状态下的重金属释放的拟合度最好。(5)根据实地调查与文献调研,选择重金属与稀土元素作为当地污染的胁迫因子,并基于综合模糊数学法对当地污染状况进行评价,构建了基于白云鄂博矿区自身特性的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借助美国生态土壤筛值体系(Eco-SSL)确定了部分胁迫因子的生态阈值,同时利用GIS软件中的聚类分析与叠加分析功能,结合地表生物量因子及筛选出的胁迫因子划分了当地生态风险防控区域,为白云鄂博矿区重金属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建筑防火设计其中的一个重要组分就是防排烟。笔者主要分析了建筑防排烟设计中需注意的常见问题,可供同行工程人员参考。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贫困一直是制约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影响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问题,我国从2013年提出精准扶贫的国家方针以来,采取了产业扶贫、就
电视新闻编排是新闻节目传播的最终环节,节目的收视效果如何,是否达到观众的需求,除了新闻本身的精彩,关键还在于将一条条新闻串接起来的编排技巧。如何使节目更有吸引力,更
动物内生真菌作为一种新型微生物资源,因其生物多样性及所产生的代谢物质的天然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结合内生真菌的概念、研究概况,对动物内生真菌的研究动态方面进
本文探讨了蛹虫草多糖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模型的影响,并对蛹虫草多糖相对分子质量和单糖组分进行了分析。以12.86m L/kg BW的剂量一次性灌胃50%乙醇诱导小鼠产生急性酒精
在金属熔体的凝固过程中,形核方式通常都是异质形核。研究异质核心的形核效用,分析其异质形核机理,有助于获得更为细小的凝固组织,从而消除缺陷和提高力学性能。在异质形核领
目的探讨小儿肠炎治疗中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10月期间睢县人民医院接收的86例小儿肠炎患儿,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
在飞机、舰船、导弹等大型装备中,各种规模、型号的多芯电缆有着广泛的应用。这些电缆错综复杂,由于碰撞、挤压以及其它恶劣的使用环境的影响,使其绝缘受损,绝缘强度下降,增
在资源勘查与环境保护并重稳步推进的大背景下,对矿区的环境质量与生态风险评价的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以江西赣南典型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区地表水、土壤两种主要的环境介质为研究对象,从环境地球化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生态学等方面对该地区地表水、土壤重金属的赋存状态、迁移能力以及生物有效性进行了详细研究,得到了一些认识,主要有:1.从环境地球化学的角度对轻、中、重三种不同类型的稀土矿区进行了间隔5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