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刻板印象是个体关于某群体成员的特征或属性的比较固定的观念或想法。刻板印象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同时刻板印象具有选择性,即个体往往将积极的刻板印象与自身特征相联系,而将消极的刻板印象与所在群体的一般特征相联系。自尊是个体对自己经常持有的一种评价和态度。当个体面对失败时,会采取多种策略来修复自尊。本研究旨在探讨当个体面临失败反馈的时候,是否会把认同内群体消极刻板印象作为一种策略来保护此时受损的状态自尊。Yu, Xie (2008)对中国学生样本的研究发现,令人满意的女性特质与自尊积极相关,而不令人满意的女性特质则与自尊消极相关。Oswald, Chapleau (2010)认为,自我刻板印象的积极特质可能会使一个人保持积极的自我形象,而消极特质可能对保持积极的自我形象具有潜在的威胁。Josephs, Markus, Tafarodi (1992)研究发现,当个体在与性别相关的任务上表现失败时,会产生防御性、补偿性的行为反应,但这仅表现在高特质自尊个体身上。这些研究表明了刻板印象与自尊是相关的,当个体暴露在关于自我的消极刻板印象中时,会采取保护性的策略来修复受损的自尊。研究主要设计了三个实验来探讨内群体消极刻板印象对状态自尊的影响:实验1考察女性个体在完成任务失败后给予失败反馈的条件下,呈现刻板印象于否,其状态自尊水平是否存在差异。采用单因素被试间设计(呈现刻板印象vs无刻板印象)。结果表明:女性个体在数学测验任务上失败后,如果提醒她们内群体消极刻板印象(呈现刻板印象条件),那么她们在随后的状态自尊测验上的行为自尊、社交自尊的平均水平均高于未呈现刻板印象条件下被试的状态自尊水平。实验2考察男女性个体在完成任务失败后,在认同内群体消极刻板印象的程度上是否存在差异,是否倾向于认同内群体消极刻板印象来保护自尊。采用2(性别:男vs女)×2(策略条件:有vs无)两因素被试间设计。其中有策略条件是指被试在接受失败反馈的威胁后,有机会认同内群体消极刻板印象,从而达到对自我的保护;无策略条件,则不给被试这种机会。结果表明:(1)策略组的女性比无策略组的女性更倾向于认同内群体消极刻板印象,男性被试则没有表现出这些差异:(2)策略组的女性比无策略组的女性表现出更高的行为自尊水平,男性则没有表现出这种差异。实验3考察个体在完成任务失败后,是否高特质自尊的女性比低特质自尊的女性更倾向于认同内群体消极刻板印象来进行自我保护。采用2(特质自尊:高vs低)×2(策略条件:有vs无)两因素被试间设计。结果表明:(1)高特质自尊的女性比低特质自尊的女性,在数学测验失败后更倾向于认同内群体消极性别刻板印象;(2)高特质自尊的女性比低特质自尊的女性,在数学测验失败后表现出更高的行为自尊水平。综合三个实验得出以下结论:(1)女性被试在数学测验失败后,倾向于将消极的刻板印象与群体一般特征相联系(即表现出刻板印象的选择性)来进行自尊保护;(2)在数学测验失败后,高特质自尊的女性比低特质自尊的女性更倾向于认同内群体消极刻板印象来保护自尊。传统研究认为认同内群体消极刻板印象是以降低自尊为代价的,然而本研究则发现了个体在接受失败反馈后,通过认同群体消极刻板印象将自己的失败和能力的不足归于所属群体,从而达到保护自尊的目的。这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去看待内群体消极刻板印象的积极作用,发现了其自我保护的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