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区荆条灌木土壤微生物空间分布特征

来源 :河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ngfuchick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干旱地区退化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和重建,已成为目前生态学关注的焦点问题。微生物活动在土壤生境中起着积极作用,在土壤物质循环及能量转换间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是评价生境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太行山生境退化地区,探讨土壤微生物变异特征和空间分布格局。本文以太行山区典型植被恢复类型荆条灌木为研究对象,选取3株荆条样本,运用经典传统统计分析方法和地统计方法阐明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探讨了土壤微生物指标及土壤养分(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间的关系,阐述微生物在土壤中作用机制,以期为土壤微生物在植被恢复中的变化和响应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拓展和丰富我国土壤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发展土壤生态学的理论体系。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3株荆条样本的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均值为1.11E+07、1.12 E+04、1.56 E+06。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磷的均分别为12.44g/kg、0.83g/kg和9.66mg/kg,在养分分级上均为低等水平。在变异程度上来说,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有机质和全氮为中等程度变异,速效磷为强变异。土壤微生物数量特征表现为:细菌>放线菌>真菌。(2)相关性分析表明,细菌、真菌、放线菌之间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三大微生物种群与有机质、全氮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速效磷与土壤细菌数量存在弱相关关系,与土壤真菌、放线菌数量无相关性。(3)地统计学空间分析结果显示,太行山区荆条灌丛土壤微生物空间分布明显,在不同空间上呈现出不同分布格局。土壤微生物数量各个指C0/(C+C0)(块金值/基台值)均<15%,表明其空间变异随机因素对其空间分布的影响较小,主要由气候、土壤类型、地形等结构性因素引起。各个土壤微生物指标中除了荆条灌丛2真菌(0-5cm)层的变程较小外,其余各指标各层变程均较大,表明其空间连续性较好,空间相关性较强。土壤细菌数量变程的变化范围为73.4~932.7m,土壤真菌数量的变程范围为27.5396~301.2m,土壤放线菌数量的变化范围为73.9856~538.494m;模拟函数的残差值均较小,说明半方差函数的拟合效果都较好。(4)通过Kiriging插值空间分布图分析可知土壤微生物基本呈“岛状”聚集于灌丛根部,表现出较高空间异质性,以根部为中心往灌丛外推移,呈平滑递减的趋势,存在良好的空间分布格局规律性。在垂直方向上,大部分土壤微生物数量都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即0-5cm>5-10cm>10-20cm。
其他文献
焦炉煤气脱硫是焦化企业的一个重要工序,其脱硫方法主要包括干法和湿法。干法脱硫具有设备笨重、更换脱硫剂时劳动强度大等的缺点,因此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内焦化企业大多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苦瓜(MomordicacharantiaL.)系葫芦科草本植物,富含多种营养成分,作为一种传统的蔬菜和中药,具有药膳同源之功效。其子衣色素可以作为一种天然食用色素,广泛应用于食品、日化、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