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肿瘤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直肠癌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直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是淋巴转移,术后淋巴转移是影响患者5年生存率和术后局部复发的主要因素。到目前为止,多数学者认为提高直肠癌治愈率的有效方法仍为合理的直肠癌淋巴结清扫。由于技术的进步,对直肠周围淋巴引流规律的研究和掌握,使得侧方淋巴结清扫在中低位直肠癌手术中被逐渐重视起来。经过大量研究证实腹膜反折以下的中低位直肠癌的淋巴转移主要是向侧方淋巴结,但是对其侧方淋巴结是否进行清扫和对患者预后生存率、复发率的影响,国内外争议较大。其中日本学者一致认为侧方淋巴结清扫在中低位直肠癌手术中具有很大意义,但是欧美学者大部分不认可对其侧方淋巴结清扫,认为清扫与否对患者预后意义不大[1-2]。在我国现在对直肠癌手术主要倡导的是功能性直肠癌扩大根治术(FunctionalExtended Radical Resection,FERR)即保留植物神经的直肠癌扩大根治术[3]:最大限度切除原发灶、合理清扫淋巴结、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excision,TME)及尽量保留植物神经。目的:研究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侧方淋巴结清扫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回顾性病例分析的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287例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院分别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对照组)和TME+侧方淋巴结清扫手术(实验组)的中低位直肠癌病例资料,并按照肿瘤TNM分期、组织学分型等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类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预后比较,研究侧方淋巴结清扫对中低位直肠癌手术的患者的应用价值。结果:两组间TNM分期的原发肿瘤(T)与组织学分型病例分布无统计学差异。肿瘤的组织学分型恶性度越高及原发肿瘤(T)分期越晚,侧方淋巴结转移率越高。实验组及对照组的总复发率分别为5.1%及1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组织学恶性度和肿瘤体积及邻近组织受累范围与侧方淋巴结转移率呈正相关,侧方淋巴结清扫可有效降低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