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籽油分含量近红外测定技术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bao08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棉籽油分是棉花的重要副产品,改善棉籽油分是提高植棉效益的重要途经之一。棉籽油分一般采用化学抽提的方法测定,设备简单,结果可靠,但是化学提抽法测定过程繁琐,而且需要破坏测定种子。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所具有的无损、快速和高效等优点,非常适合作物品质性状的大批量筛选。本研究的目的是根据近红外光谱仪的优点,建立棉籽油分含量的近红外分析模型,进行快速大批测定,提高分析水平和效率。以陆地棉种子试验材料,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所有样品的含油量,在FOSS DS2500近红外光谱仪上建立并得到了较为理想的分析模型。同时利用所得数据,对棉籽油分分布状况和相关影响因素做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以218份不同的棉花材料建立棉籽油分含量近红外分析模型,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偏最小二乘法,标准化处理散射光谱和(2,4,4,1)预处理等方法,得到的定标效果最好,其定标决定系数(RSQ=0.9773)和验证决定系数(1-VR=0.9646)最高,定标标准误差(SEC=0.6977)和交互验证标准误差(SECV=0.8714)最小;验证集30份样品的预测值和化学值的预测决定系数达到0.9766,由此可见,该模型具有很好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可以在实践中应用。   2.以鄂抗棉9号为试验材料,不同收花时间收获的棉籽,油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说明棉籽油分含量与棉籽成熟期的外部环境之间有很大关系。   3.以鄂抗棉9号和鄂杂棉10为材料,分析棉花植株不同部位收获棉籽油分含量差异,结果表明,在植株横向方位上,同一果枝中部节位棉铃棉籽油分含量最高,其次是内围、外围。在纵向上,随着棉株果枝数升高,收获棉籽油分含量逐渐提高,且差异达显著水平。   4.对31份棉籽材料的三年连续测定结果表明,棉籽油分含量随储存时间的延长,棉籽含油量整体出现升高的趋势,但升高幅度不大。   5.对53份长江流域种植的棉花品种(或育种材料)进行油分测定,结果表明,长江流域棉花品种(材料)棉仁油份含量范围为24.88%~37.06%,变化幅度较大,均值28.05%;棉仁含油量在26%~30%之间的棉花品种居多,含量超过36%的高油材料仅1份。
其他文献
胡耀邦同志在《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讲话中,明确地向我们指出:“从根本的特征来说,党的新闻事业是党的喉舌。”他又说:“新闻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新闻工作的任务。党的新闻工
This article proposes an energy efficient clustering routing (EECR) algorithm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The algorithm can divide a sensor network into a few
近年来,新闻涉及“官司”的事越来越多,一些记者和报刊成了法庭上的“被告”。社会上对此议论纷纷,新闻界自己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法律如何保障新闻自由?新闻工作如何
<正> “五四”运动期间,北京大学学生编辑出版了反映群众呼声和要求的《救国报》。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原唐山交通大学的前身)的学生,受北京、天津学生运动的影响,也开始组织学生会,并积极筹备编印唐山《救国报》。1919年5
微博客媒体形态和传播方式的开放多元特性,决定其创作形态始终处于变动状态,与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都有所区别.其中,创作主体在审美环境和文学生态中的变化体现得较为明显.微
We solve the generalized nonlinear Schrodinger equation describing the propagation of femtosecond pulses in a nonlinear optical fibre with higher-order dispersi
穆青同志曾批评说,现在相当多的通讯里没有对话,或者很少有对话,应该写“有声的通讯”。穆青的话确是讲到点子上了。现在,通讯既然象穆青批评的那样,消息就更不用说了,死板
中国是农业大国也是人口大国,粮食生产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稻米是我国消费的主要粮食种类,双季稻生产又是水稻生产的重中之重,关注双季稻生产意义重大。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
Synthesis of diamond single crystals in Fes0Ni20 C system was carried out in a cubic anvil high-pressure and high-temperature apparatus. This paper reports that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carbonyl iron flake composites for microwave complex permeability,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feature of the flakes. The shape an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