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胃癌肿瘤微环境特点推导具有预后和免疫治疗预测价值的基因标签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q19811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肿瘤微环境是由免疫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细胞外基质、多种生长因子、炎症因子及某些特殊的理化特征如低氧、低pH等及肿瘤细胞自身所共同构成。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或基质细胞等组分对预后预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仍缺乏对肿瘤微环境中的细胞及其互作关系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探索。对细胞的转录本进行高通量测序则是进行肿瘤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但以往的研究往往聚焦于癌细胞,未能着眼于肿瘤微环境中的其它细胞对致癌机制做出全面的解释。本研究中,利用了两种基于高通量测序进行肿瘤微环境细胞丰度估算的生物学计算算法对来自七个胃癌转录组数据集的患者的肿瘤微环境细胞进行了综合性的评估,发现了三种有预后意义的肿瘤微环境浸润表型,并基于此建立了肿瘤微环境标签评分(TMEscore),该评分也被证明是一个独立的预后预测生物标志物,并且其在免疫治疗预后预测方面的价值同样得到了证实。
  研究方法:
  1.胃癌肿瘤微环境浸润模式
  在GEO数据库,以特定任意词进行检索,纳入标准为"人类","基因转录组"和"预后资料"。对检索结果进行人工分析,筛选出6个胃癌数据集与TCGA-STAD数据集组成了meta集合,并使用CIBERSORT算法和MCPcounter算法计算23种免疫细胞在胃癌患者肿瘤微环境中的浸润表达模式。
  2.构建肿瘤微环境标签
  在具有最完善临床信息的ACRG数据集中识别不同浸润模式的差异基因并取其交集,将所得的1033差异基因通过随机森林降维得到了238个最具差异性的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无监督聚类。
  3.建立TMEscore
  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以浸润表型差异为基础的TMEscore评分,并分析该评分与微卫星不稳定性、肿瘤微环境浸润表型以及生存预后的关系。
  4.TMEscore与肿瘤突变负荷的关系
  在TCGA-STAD数据集中分析肿瘤微环境浸润模式,构建TME s core评分模型,并探索其与肿瘤突变负荷与常见突变基因之间的关系。
  5.TMEscore与免疫治疗预后
  在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数据集中建立了TMEscore评分,并探索其与预后和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
  1.在胃癌中确立了3种具有生存预后差异的肿瘤微环境浸润表型
  2.根据肿瘤微环境浸润表型构建的转录组基因标签具有预后意义
  3.TMEscore评分较高患者具有较好的生存预后
  4.TMEscore评分与肿瘤突变负荷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5.TMEscore评分可作为预测免疫治疗疗效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研究结论:
  对胃癌肿瘤微环境进行了全面的描述,并据此构建了可为胃癌患者治疗提供个体化指导,并有助于预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反应的TMEscore评分。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期刊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 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与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填塞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有效性及安全性对比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和对比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ILM)剥除术与玻璃体切除联合ILM填塞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IMH)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探讨影响IMH术后视力的相关因素。  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将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首次因IMH就诊于扬州大学附
期刊
研究目的:  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moma,HCC)是全球主要健康问题,每年约有600,000例新病例被诊断为肝癌。2018年,全球死亡率约为8.2%,在所有癌症死亡率中排名第四。我国每年新发病例数占全球新发病例数的50%以上。患者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就诊时多数已处于晚期阶段,从而错过手术治疗。紫杉醇是从太平洋红豆杉中分离得到的天然产物,对肝癌具有显著的疗效。然而,
目的:  探讨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囊袋张力环植入术后治疗效果。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收集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南院收治的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48例48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4例24眼。试验组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中联合囊袋张力环植入,对照组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手术均顺利完成,IOL均囊
目的:通过检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与正常人群血清中补体C3含量,从而验证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血清中补体C3的水平变化与疾病是否具有相关性,以及通过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眼科专科检查,探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血清中补体C3水平与眼压、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及视野缺损程度是否具有相关性,并探讨血清补体C3水平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之间的意义。  方法:基于我国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诊断标准,在
目的:  在过去的十年里,3D重建及打印技术已经在肝脏外科手术中得到使用。然而,对于该项技术在肝脏外科术前的精准评估方面的作用还不得而知,本研究基于二维薄层CT扫描图像数据,将数据进行3D重建,打印出1∶1肝脏物理模型,用于术前了解肝脏和肿瘤空间关系、模拟肝切除手术及术中导航,通过统计围手术期相关指标,以此来探究该项技术在进行肝脏外科手术之前对精准评估所产生的作用。  方法:  1.材料:①深圳市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