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德兴富家坞斑岩型矿床成矿流体的演化过程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ka1982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富家坞矿床是德兴斑岩铜矿田三大矿床之一,位于德兴矿田的西北部。本文通过对富家坞矿床的精细解剖,查明了该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主要蚀变-矿化类型,建立了蚀变-矿化分带模式;详细识别了富家坞斑岩铜矿床热液演化过程中的地质记录(发育的各类A、B、D脉),通过电子探针对各类脉体中金属矿物的微量元素分析,查明各期次脉体中微量元素的变化及微量元素赋存的金属矿物。通过对各类脉体详细的流体包裹体研究,重塑了成矿流体的演化过程,探讨了该矿床成矿物质的沉淀机制;提出了该矿床的成矿模式。富家坞矿床的蚀变类型有早期的钾硅酸盐化蚀变、青磐岩化蚀变和晚期的长石分解蚀变。空间上显示环状分带,自内而外依次为钾硅酸盐化带→石英绢云母化带→青磐岩化带,与典型的斑岩型铜矿蚀变分带模式相类似。富家坞矿床根据矿化特征厘定出A脉、B脉、D脉合计10种脉体类型。黄铁矿和黄铜矿中Au含量较高,从早期到晚期,脉体中Au越来越富集,B、D脉中Au含量远高于A脉,表明Au在成矿作用的中后期开始大量结晶沉淀。方铅矿和黄铜矿中Ag的含量远高于黄铁矿、辉钼矿,D脉中Ag含量远高于A、B脉,而且D脉黄铜矿-黄铁矿脉中黄铜矿边缘可见自然银小颗粒,表明Ag在成矿作用的后期开始大量结晶沉淀。Se、Ge、Pb、Bi和Co在D脉中的含量远高于A、B脉,表明成矿晚期开始大量结晶富集。As、Zn、Ni、Sb在B、D脉中的含量远高于A脉,表明这些元素在成矿作用中后期开始沉淀结晶。通过对典型脉体原生包裹体显微测温,示踪了成矿流体成分及演化过程。研究表明,富家坞矿床的成矿早期,成矿流体来自于出溶的岩浆热液,引起钾硅酸盐化蚀变。成矿温度集中在360~520℃之间,盐度主要集中在53.3~64.5%NaCl和7.7~14.7%NaCl两个区间;成矿中期,成矿流体为岩浆热液后期开始有少量雨水加入。由于该阶段裂隙发育,成矿流体发生了减压沸腾作用,大量金属发生沉淀,形成B脉矿化,是矿床Cu、Mo矿化的主要阶段。成矿温度集中在280~460℃,盐度主要集中在43.1~53.6%NaCl和3.2~9.3%NaCl两个范围。成矿晚期,成矿流体为岩浆热液与雨水混合流体,伴有规模较大的石英-绢云母-黄铁矿化和绿泥石-伊利石化蚀变,主要形成D脉矿化。成矿温度集中在160~300℃,盐度集中于1.4~6.0%NaCl。富家坞矿床的成矿流体经历了早期的高温、中高盐度岩浆热液向成矿晚期中低温、低盐度的岩浆热液+大气降水混合流体转变的演化过程。富家坞矿床的铜矿化始于钾硅酸盐化后期,主体铜矿化产于转换阶段,其次为石英-绢云母化阶段;钼矿化产于转换阶段和石英-绢云母化阶段。
其他文献
无线网络的安全设置,是现在无线网络安装时遇到的主要问题,合理配置无线网络,使之能够安全地工作,更好地发挥无线网络的优势。
<正> 神话传说是远古人类对世界起源、对自然现象和对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的最早记录。这些理解不是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古人通过超自然的现象和幻想的形式,不自觉地运用
以麦当劳、肯德基为代表的西方餐饮业在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通过其经营哲学和经营机制两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跨国经营中,文化营销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陶瓷线路板的耐热循环性能是其可靠性关键参数之一。本文对陶瓷基板在反复周期性加热过程中发生的变形情况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发现,陶瓷覆铜板在周期性加热过程中,存在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