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培酮和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及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skyk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采用临床病例-对照及病例自身对照研究,探讨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利培酮和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胰岛素、瘦素、血脂及血浆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并对此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患者组50例,其中利培酮组和齐拉西酮组各25例,对照组50例。所有入组者于入组次日及治疗8周后晨6时抽取空腹静脉血,以自动化分析仪器测定空腹血糖(FBG)及血脂各指标;采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测定胰岛素各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细胞因子水平。所有入组的研究对象及患者的监护人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做统计描述,治疗前后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1)治疗前利培酮组和齐拉西酮组两组间血糖、胰岛素、瘦素和血脂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精神分裂症患者经利培酮治疗8周后,FBG水平升高,FINS水平及IRI升高,ISI降低,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经齐拉西酮治疗8周后,FBG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Fins水平及IRI升高,ISI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3)精神分裂症患者经利培酮治疗8周后,TC、TG、LDL-C、Lep水平均有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而HDL-C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齐拉西酮治疗8周后,TG、LDL-C、Lep水平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TC、H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利培酮和齐拉西酮组治疗前后IL-2、IL-6和TNF-a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8周后,IL-2、IL-6、IL-12及TNF-a水平均有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1)抗精神病药物能够不同程度的影响机体的糖脂代谢及部分激素水平的含量,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的发病风险,产生的可能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证实。(2)精神分裂症存在细胞因子介导的免疫功能障碍,表现为血浆细胞各因子含量升高,提示细胞因子水平升高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过程有关。(3)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和齐拉西酮均对细胞因子具有调节作用,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因子的有关机制产生免疫抑制作用,表现为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各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下降。提示这可能是该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之一。(4)精神分裂症在缓解期仍存在着免疫功能障碍,表现为随着精神症状的缓解,细胞因子水平虽有明显改善,但仍未恢复到正常水平。提示该免疫功能在疾病的缓解期可能反映了精神分裂症有遗传性背景。
其他文献
电影艺术符合美育作为一种形象教育、情感教育以及"寓教于乐"的现实需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以电影为教学手段,通过加强跨学科理论教育、构建电影美育教学
近年来山西省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较低水平,但失业人员规模呈扩大趋势。山西省城镇失业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占失业保险基金收入的比重偏低,人均失业保险金收
在当代西方国家城市治理之中,城市居民、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城市治理的程度不断提高,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合作程度日益加强,城市社区与城市议会的治理功能日益突出,城市与区域
以Fujita&Thisse理论模型为基础对城市群内产业集聚进行了理论分析,理论推导结果显示城市群内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山东半岛城市群
资产证券化是近30年来世界金融领域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信贷资产证券化有利于商业银行增强资产的流动性、提高资本金充足率,有利于优化金融结构并提高金融效率,对于我国经
从空间分辨条件和反辐射导弹(ARM)几何运动的分析出发,推导出ARM以任意角攻击预警机时,用附加辐射源和预警机共同组成的两点源,在运动中能够安全诱偏ARM的数学模型,并计算分
旅游集散中心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基础设施和经营模式,对整合宣传旅游资源、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增强吸引力及方便散客出游均具有重要意义。长沙是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
数据融合就是要为获得对目标的理解报告,把来自多信源的目标信息合并归纳成为一个多界面、多层次的信息处理过程。就同一类信源(雷达)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进行了研究,其中
绕月自由返回轨道用于早期载人登月任务及相关试验任务,对保证任务成功起了重要作用。作为可选的轨道飞行方案之一,其对当前及未来的月球探测任务设计仍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为革新地鳖虫的人工饲养技术,简化饲养方法,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地鳖虫的产量和品质,对无基质饲养技术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通过设置无基质和有基质饲养条件,对中华真地鳖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