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很多国家,资产价格的巨大波动往往伴随着经济的波动,例如20世纪80年代末的日本,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随后的冰岛政府破产以及欧元区一些主权国家债务危机等。每次危机过后,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的关系都引起人们重新审视和思考。目前,中央银行一般将稳定物价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关于货币政策是否对资产价格因素做出反应仍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的财富呈快速增长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家庭将财富以房地产和有价证券的形式保值增值。随着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资产占财富比重不断上升,资产价格的变动正在通过各种渠道对货币政策的效果产生影响。 本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认为存在一个完整的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传导机制。该机制包括两个阶段:货币政策调整引发的资产价格波动,以及资产价格波动引发的实体经济变化。本文以此作为研究我国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传导机制的切入点,首先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分别分析货币政策和资产价格之间、以及资产价格与通胀、产出缺口等实体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再运用广义脉冲反应函数分析方法对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及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一传导过程的系统稳定性进行动态分析。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不同的货币政策变量对不同资产价格产生的影响是存在差异,而资产价格对实体经济变量的影响较为显著。而使用广义脉冲反应函数分析进一步检验可知:利率和货币供给量在短期内可以影响股价,但在中长期对股价没有显著影响;利率和货币供给量都能够影响房价,但利率对房价的影响比货币供给量更加显著。此外,股价对通货膨胀和产出缺口产生的影响要明显高于房价。 实证结果表明,资产价格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我国已经形成,但作用还不显著,效率不高。为了提高资产价格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效率,有必要对货币政策本身和资产价格传导渠道进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