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传导机制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leizu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很多国家,资产价格的巨大波动往往伴随着经济的波动,例如20世纪80年代末的日本,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随后的冰岛政府破产以及欧元区一些主权国家债务危机等。每次危机过后,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的关系都引起人们重新审视和思考。目前,中央银行一般将稳定物价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关于货币政策是否对资产价格因素做出反应仍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的财富呈快速增长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家庭将财富以房地产和有价证券的形式保值增值。随着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资产占财富比重不断上升,资产价格的变动正在通过各种渠道对货币政策的效果产生影响。  本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认为存在一个完整的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传导机制。该机制包括两个阶段:货币政策调整引发的资产价格波动,以及资产价格波动引发的实体经济变化。本文以此作为研究我国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传导机制的切入点,首先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分别分析货币政策和资产价格之间、以及资产价格与通胀、产出缺口等实体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再运用广义脉冲反应函数分析方法对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及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一传导过程的系统稳定性进行动态分析。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不同的货币政策变量对不同资产价格产生的影响是存在差异,而资产价格对实体经济变量的影响较为显著。而使用广义脉冲反应函数分析进一步检验可知:利率和货币供给量在短期内可以影响股价,但在中长期对股价没有显著影响;利率和货币供给量都能够影响房价,但利率对房价的影响比货币供给量更加显著。此外,股价对通货膨胀和产出缺口产生的影响要明显高于房价。  实证结果表明,资产价格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我国已经形成,但作用还不显著,效率不高。为了提高资产价格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效率,有必要对货币政策本身和资产价格传导渠道进行改革。
其他文献
在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在对外经济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由于资产、负债或收入、支出使用的计值货币不同而产生货币错配现象。中国也不例外,连续多年的
股指期货是以股票价格指数为标的物的标准化金融期货合约,是当前世界上最主要的金融期货产品,广泛存在于全球各大金融市场。在长期酝酿后,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作为我国的首支股
经济周期性波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相对于国家层面的经济周期研究,对一国之内区域经济周期波动的研究较少。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区域数据的丰富和完善,尤其是适
非参数密度估计是一类重要的密度估计,它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自然界中,大多数总体还是未知分布以及样本不一定是独立的,所以非参数密度函数估计的问题在数理统计的研
银行保险最早诞生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法国,之后迅速遍及全球。在短短几十年的探索与发展过程中,银行保险的运作模式从最初银行简单代理保险公司产品、收取手续费,发展到目前的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为此,国家采用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本文的主要目在于分析这些宏观经济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对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