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瞬时功率的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算法研究

来源 :西安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na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一直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的研究热点。接地故障发生后,因故障稳态分量小,且易受电网结构、故障工况、互感器精度等因素影响,使以往基于故障稳态分量的选线算法正逐步退出小电流系统故障选线的历史舞台;接地故障发生瞬间,故障暂态过程蕴藏特征信息丰富,充分挖掘并利用其中信息将有助于解决接地故障选线的难题。目前,尽管已有学者利用零序电流、零序导纳等电气量的暂态过程研究、设计了相应的选线算法,并成功嵌入到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中,但实际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鉴于以上情况,本文以提高选线特征状态的检测值为目标,利用小电流系统故障后各馈线呈现的瞬时功率提出了一种选线效果好、适应性宽的新算法。该选线算法的具体实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首先,以瞬时相电压、瞬时线电流做为样本信号,计算各馈线的瞬时零序功率;其次,选取更适于提取检测信号中突变特征的希尔伯特-黄变换(HHT)算法,精确测定小电流系统故障发生时刻;然后,结合Matlab软件的滤波设计功能对故障后一个工频周期内的瞬时零序功率做滤波处理,滤除其中的故障稳态分量及暂态高频分量;最后,基于瞬时零序功率暂态过程中衰减较缓慢的工频分量在故障线路中含量最大(非故障线路不存在或含量极少)的特点,借助相关分析法中互相关原理,实现最终的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的目的。本文根据陕西某变/配电站低压侧10kV系统的具体参数,通过PSCAD软件建立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下的仿真系统模型,获取各种不同故障条件下的仿真数据,并编制Matlab程序加以算法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选线准确率优、适应性宽,具有一定可行性。以上过程中,除完成并验证了整个选线的新算法,还利用HHT良好的时频分析特性,以图例形式展示了瞬时零序功率暂态分量随时间推移的变化过程。
其他文献
植入式神经电刺激疗法为帕金森,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而伴随人口老龄化程度增加,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因此,人们对神经电刺激疗法以及神经假体的需求日趋上升。神经电极是植入式神经假体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与组织直接接触并将刺激电荷注入靶组织。电极与组织之间的生物相容性和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课题通过在电极表面构建氧化铱(Iridium Oxide,IrOx)
在线课程融入现有高校课程教学系统是大势所趋,但目前面临着优质的专业性在线课程不足,在线课程开发机制不健全,部分高校教师不认同、不适应新的教学模式,高校教学管理方式简
本文对电信级以太环网技术中几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做了简要的介绍,使读者对电信级以太环网技术有比较全面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