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下肢深静脉血栓(lower deep vein thrombosis简称LDVT)是因为在某种情况下,血液于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凝结,并阻塞静脉腔,导致下肢静脉回流障碍,而引起下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扩张等临床症状。其发病率约占周围血管疾病的40%,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下肢深静脉血栓作为骨科手术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急性期可引起致命性的肺栓塞,慢性期可遗留致残性的静脉血栓后遗症而严重影响病人的安全,尤其是年老髋部骨折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机率相当高,尤其是手术患者,继发的肺、脑栓塞也是临床出现突然不明原因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随着研究的深入,对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已经有了多种药物及介入的方法,但是对LDVT的预防尚无理想的方法。目的通过采用穴位艾灸这种无创、传统的中医方法,以中医辨证为基础,针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预防性干预,研究分析穴位艾灸对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从实验室数据上肯定艾灸对于改善血液高凝、纤溶亢进状态的积极作用,从而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并作为一种技术和诊疗常规在临床推广方法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标准选取广东省中医院骨科住院患者4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22例,对照组26例。试验组给予骨科常规手术治疗和穴位艾灸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骨科常规手术治疗,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前后凝血四项、D二聚体、下肢深静脉彩超等血凝指标的变化,将相关参数录入数据库。建立SPSS19.0数据库系统,运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结果1.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凝血四项、D二聚体、下肢深静脉彩超等临床资料上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前后凝血四项、D二聚体、下肢深静脉彩超等临床资料的同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艾灸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血凝指标的改善有肯定的效果,进而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可作为一种可靠的临床诊疗常规值得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