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升生态旅游业经济绩效,对淄川区整个旅游行业的经济贡献度和行业高质量发展有深远影响。农村生态旅游业经济绩效的提升对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淄川区农村生态旅游业发展势头较好,在农村土地流转、人员就业、资本投入方面都有很大程度提高,但随着行业发展,生态旅游业占用大量自然资源,投入成本高,资本利用效率低的问题逐步出现,2018年淄川区生态旅游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仅为4.37%。对淄川区农村生态旅游业的经济绩效进行合理、有效测评,并依据生态旅游业各指标在经济绩效中的影响程度高低,为经济绩效寻找提升路径,带动淄川区生态旅游业健康发展,以此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本文依据国内外旅游业经济绩效和经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等相关研究文献,从业绩方面和效率方面入手分析淄川区生态旅游业经济绩效提升。选取行业规模、经济效益、社会支撑要素以及投入产出等四个方面的19个三级指标构成一套生态旅游业经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分析方法上,采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以2014-2018年淄川区生态旅游业经济绩效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测算分析,依据测算结果,从综合分析来看,总体上淄川区生态旅游业发展较快,综合经济绩效呈上升趋势,但易受到外部因素如政策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从各子系统实证分析来看,淄川区生态旅游业产业社会支撑要素对生态旅游业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尤其在2018年有明显上升且成为平均分值最高的指标体系,其设施建设、从业人数和生态环境质量对生态旅游业经济绩效具有重要的作用。指标差异性系数分析,三级指标之间具有很明显的不平衡性差异,这说明每个三级指标对淄川区生态旅游业经济绩效提升拉动力不同,尤其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生态旅游总收入/区域GDP、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等几个指标对淄川区生态旅游业经济绩效的提升影响较大,依据指标影响,对淄川区生态旅游业提出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景区生态修复、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等经济绩效提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