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是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培养优秀运动员的一项重要举措,既能充分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教育文化资源。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是逐渐完成我国高校竞技体育走向世界大运会、参加国际和国内大赛和奥运会金牌战略目标的需要,河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田径队建设始建于1986年,发展时间较短。河南是一个人口大省,教育资源相对贫乏,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成绩不尽如人意。可持续发展是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发展的最佳出路。本文试图从可持续发展视角全面审视河南省试办普通高校高水平田径队的发展状况,找出制约河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田径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并进行深入分析和系统研究,提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为河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设性的理论支持。
本研究综合运用资料法、问卷法、访谈法、统计法等科学研究方法对河南省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研究。分析影响河南省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因素的相关资料发现我省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河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整体水平不高,目标定位不准确;生源来源不合理,没有形成优秀田径人才培养网络,运动员男女比例失调,从事田径运动训练的年限短,竞技水平低,缺乏高运动等级的运动员,专项分布不合理,参赛机会较少,难以以赛促训,各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发展不均衡;教练员年龄构成不合理,继续教育培养工作不到位,欠缺博士学历教练员,部分教练员科研意识不强,缺乏应有的教练员竞争上岗机制和工作成绩奖罚机制,任教形式多为兼职,不利于教练员全身心投入训练;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学籍管理不科学,学训矛盾较为严重;办队形式单一,资金来源渠道不顺畅,后勤保障力度不够。
结合河南省实际情况,提出高水平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树立正确的培养目标,把培养能在国内,甚至国际高水平田径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作为河南省的长远目标,把培养高素质田径人才作为方向,才能实现河南省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的良性发展;建立顺畅的河南省田径人才输送网络,选拔优秀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员;结合河南省高校特点,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应取长补短,在遵循科学训练的前提下有所创新,提高高校田径训练的科学化水平;完善河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学籍管理机制,优胜劣汰,提高运动员成材率;重建河南省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训练质量评估激励机制,形成学校、教练员、主管领导三方激励体系,督促招生、训练工作的有序进行;完善河南省高校高水平田径队竞赛制度,提高运动员、教练员参赛频率,以赛促训;按照“利用优势、突出重点、减少数量、提高效益”的原则,合理布局河南省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项目;推行教练员聘任改革制度,建设高素质教练员队伍;改革办队形式,拓宽资金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