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融合器进行骶髂关节融合的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dakedi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一、设计应用于骶髂关节(SIJ)融合的融合器及与之相配套的工具;测量SIJ不同平面与L4神经前支外缘间的水平距离;测量SIJ的长度和SIJ中点偏下部位可用于植入内固定物的深度;观察SIJ周围血管和神经。二、利用自行设计的融合器在尸体标本上进行SIJ融合手术;对融合器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对比并分析SIJ融合器和椎体间融合器以及本研究的融合方法与传统的SIJ融合方法的优点和缺点。方法:一、选取防腐保存的正常成人骨盆标本18具(男14具,女4具),年龄25-55岁,排除标本畸形、肿瘤、外伤及解剖变异等情况。在SIJ线上确定五个点,A点(SIJ线最上缘),E点(SIJ线最下缘),C点(A、E两点沿SIJ连线的中点),B点(A、C间的中点),D点(C、E两点间的中点)。用游标卡尺测量B、C、D点与L4神经前支外缘间的水平距离。以游标卡尺测量SIJ的长度。用直径2 cm的环钻,以C、D连线中点为中心钻孔,环钻的长轴与SIJ关节面方向一致,与矢状面成18°-23°的角。环钻钻入38.0 mm后,根据骨盆标本大小,每钻入0.5圈或1圈,目测和测深器相结合,观察环钻是否钻破(钻出)了骨洞侧壁或底壁的骨皮质,并以游标卡尺测量骨洞深度,若环钻未钻出骨皮质,继续钻入,直至骨洞侧壁或底壁的骨皮质被突破,以出现骨皮质突破前一次的骨洞深度作为此处最大可钻孔深度。上述指标的测量,每一步骤均测量3次,取平均值。二、另外选取死亡后半年至1年甲醛固定湿润成人骨盆标本(包括L5椎体和股骨上1/3)14具(男10具,女4具),年龄25-55岁,X线片证实无肿瘤、炎症、外伤引起的骨质破坏和解剖学变异。分为融合器组和对照组,每组7例标本(融合器组标本编号1-7,对照组编号1-7)。实验前用生理盐水浸泡标本24 h。剔除标本所附着的肌肉等软组织。融合器组和对照组先进行双侧SIJ完整状态下的生物力学测试。测试完成后,融合器组、对照组均切断右侧SIJ全部韧带,左侧SIJ全部韧带完整保留。融合器组和对照组均保持耻骨联合、双侧髋关节囊和韧带的完整性。用线锯沿关节面锯开SIJ,建立SIJ脱位模型。刮除关节软骨,将3孔的重建钢板2块塑形后横跨SIJ进行固定,其中一块要置于弓状线上缘附近,另一块置于骶髂关节的中上部。钢板的骶骨侧用一枚松质骨螺钉固定,髂骨侧用2枚松质骨螺钉固定。在左侧髂嵴上取松质骨植入SIJ间隙。用配套工具中的绞刀在SIJ处以C、D连线中点为中心绞入SIJ,然后攻丝,以配套工具中的植入器旋入融合器,取松质骨装入融合器。对照组同样用二枚3孔钢板固定,以三面有骨皮质的髂骨骨块代替融合器植入SIJ,在SIJ其余部位亦植入松质骨,此组取骨处亦在左侧。将已完成融合术标本放在特制夹具上,灌注自凝牙托粉,包埋固定L5椎体和两侧股骨。每具标本右侧SIJ的周围取9个应变测量位点。SIJ的位移,采用高精度光栅位移传感器测量。标本固定在实验机器上后,骶骨前面与实验台面保持60°倾斜角。应变片和位移计就位后,标本接受3个循环的0-900 N轴向压缩(垂直载荷)和-7-7 N·m轴向扭转的连续载荷。垂直载荷达到900 N后,在该负荷基础上施加逆时针、顺时针方向扭转力,扭矩为7 N·m,记录标本的应变值、位移值。生理载荷作用下的力学参数测量完毕之后,对不同内固定系统的标本进行极限载荷测试。数据输入计算机,以SPSS15.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一、B点到L4神经前支外缘的距离(mm,下同)为:19.10±2.36;C点到L4神经前支外缘的距离为:16.63±2.39;D点到L4神经前支外缘的距离为:14.29±1.97。SIJ长度为(cm):5.54±0.39,可用于植入融合器的深度为:4.60±0.30。L4神经在上半部行程中与骨面之间有腰大肌纤维存在,神经离开腰大肌后为大量脂肪组织包裹,有一定的活动度;L5神经根紧贴骶骨翼骨面行走,神经周围有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包裹,较紧张,活动度小。髂腰动脉是位于SIJ前方的主要血管。本研究中,11具标本其髂腰动脉发自髂内动脉干,7具发自臀上动脉。二、设计出8种尺寸融合器,以圆锥体底面圆形的直径和圆锥体的棱长来表示,单位为mm。底面圆直径为20 mm和18 mm的融合器,其上截面圆直径为10 mm;底面圆直径为16和14 mm的融合器,其上部截面圆直径为9 mm。计有20×40,20×30,18×40,18×30,16×40,16×30,14×40,14×308种。有一套与融合器相配套操作工具,共8种规格。三、所有内固定物均准确植入,未发现内固定物移出骶骨和髂骨和/或内固物进入骶孔,生理载荷下生物力学测试完成后未见内固定松动。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载荷增加,应变值也增加。融合器组和对照组的应变和位移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标本在完整状态下,逆时针和顺时针方向扭转,SIJ水平位移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后的二组标本在顺时针扭转时,每组标本均有SIJ后下方间隙增大,最大间隙达5.32 mm,具体见表7,8。逆时针扭转时SIJ前方间隙亦有增大,融合器组数值为(mm):0.85±0.14,对照组为1.02±0.16;缝隙较小,二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器组极限载荷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SIJ从后上至前下的不同平面到L4神经前支的距离逐渐减小,所测B、C、D点中,B点距神经最远,C点次之。第一块钢板应放置在骶骨翼的下部,第2块钢板可放置骶骨翼的中上部。骶骨翼侧安放钢板的1孔,另外2孔置于髂骨侧。骶骨侧螺丝钉应选择长度在3.5cm以上的松质骨螺丝钉,螺丝钉头部向内成20°左右的角度。在放植了2枚钢板后,SIJ只能容纳一枚融合器。二、融合器放在SIJ的中间稍偏下部位,置于二块钢板中间位置。钢板螺丝钉加融合器的内固定方式,其生物力学性能优于钢板螺丝钉加植骨的内固定方式,在抗垂直载荷时,有显著性差异。抗扭转时,钢板螺丝钉加融合器的内固定组合,其生物力学性能优于钢板螺丝钉加植骨块的组合。但是,融合器组与SIJ完整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此结果提示,术后早期应限制患者转身运动。融合器在尚未达到其极限载荷前,钢板螺丝钉已达到其极限载荷,融合器能满足和钢板螺丝钉组合应用的设计要求。本实验仅进行内固定器械稳定性研究,器械的耐疲劳性能还需经过临床长期观察验证,我们将在进一步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中对内固定器械作出更全面、客观的评价。
其他文献
<正>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由于历史的原因,汉语至今仍存在着严重的方言分歧。不同地区人民之间在语言上存在隔阂,妨碍了相互交流。这种现象给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
研究背景先天性脊柱侧凸(Congenital scoliosis, CS)是指胚胎期脊椎发育异常而引起的脊柱侧凸,可在冠状面、矢状面和水平面而引起脊柱三维畸形。胚胎发育过程中一种重要的过
继电保护对电力系统中发生的故障或者异常情况进行检测,并且能够发出报警信号,或者可以直接将故障部分隔离,是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装置。由此可见,电力工作人员应该重视对
<正> 评论一种拼音方案的优劣,主要应当考虑下面这几个因素:(1)字母数目多还是少?(2)字母是不是容易辨别?(3)是不是国际上比较通行?(4)在一般字母之外,有没有加符号或者改笔
哈拉哈塘油田塔河南岸地区地面水资源极其匮乏,注水配套设施投资大,注水开发困难,严重影响开采速度和采收率。哈拉哈塘油田奥陶系油藏上部非目的层发育储量巨大的承压水层(石炭系
【实验背景】:皮肤撕脱伤时整形外科常见创伤之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调整发展和现代交通工具的迅猛增加,近年来其发生率有所增加。撕脱组织在受伤的瞬间,来自基底及周围的血
目的:为二尖瓣置换术人工瓣膜尺寸的选择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75只成年雄性新西兰白兔,体重2.00-2.20kg,二尖瓣环直径均为9mm。自备直径分别为10mm,9mm,8mm,7mm的白金圆
第一章同种异体骨髓单个核细胞肝内移植治疗急性肝损伤的实验研究目的:探讨骨髓单个核细胞肝内移植治疗D-氨基半乳糖诱导的兔急性肝损伤模型的疗效。材料与方法:由雄性健康大白
研究背景:“再上皮化”是同种异体原位气管移植所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目前仍然停留在实验阶段。同种异体原位气管移植后的再上皮化过程一旦不能完成,则移植气管将受到免疫排
选取碳素墨水显现法和粘性表面指纹显现剂显现法对透明胶带进行实验研究,其中有显现时间、显现效果、指印遗留时间的比对。实验发现FP-SWE-10粘性表面指纹显现剂(瑞典)对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