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危机引发对课程知识观问题的觉思。表征主义知识观成为了这场课程危机的认识论、知识观的始作俑者甚至罪魁祸首。这种认识论将知识视为个人对独立存在的外在世界准确、如实的映现与表征,即知识表征论。加拿大哲学家查尔斯·泰勒将其称之为现代认识论,其源自于笛卡尔所开启的西方哲学的认识论转向,并内蕴着启蒙理性的核心旨趣。其内在信条即主体与客体关系的二元论、知识与世界关系的图像论以及个人与知识关系的反映论,逐而体现为本质主义、客观主义、普遍主义以及科学主义等知识观特征。课程理论的历史场域中,拉莫斯、夸美纽斯、赫尔巴特以及斯宾塞等教育学者无疑皆体现了表征主义知识观的课程理解进而深陷表征主义认识论的知识观危机。我国课程实现场域内表征主义知识观的实践体现为:将课程知识理解为“建筑”、“液体”以及“物体”等知识隐喻。表征主义课程知识观的教育症结体现为:将课程知识与知识产生的情境、与知识产生的过程、与儿童、与教师经验以及与学科知识的复杂性之间的割裂与背离。拯救课程危机有必要基于生成主义认识论、知识观的视域寻求超越、重建表征主义课程知识观。所谓生成主义认识论、知识观是自上世纪以来对表征主义认识论、知识观进行全面修复、超越的整体时代精神背景下生长起来的具有思想集中性、共同指向性的理论成果的代表与概括。这一认识论将知识视为个人参与世界、社会,创造与生成的过程与产物。简言之,知识即创造或生成。其内在信条即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关系论、知识与世界关系的生成论以及个人与知识关系的参与论与互动论。生成主义知识观从知识与自然的角度体现为知识即问题解决的探究工具,从知识与社会的角度体现为知识即交往互动的社会对话,从知识与自我的角度体现为知识即个人体认的默会理解等三个维度。课程理论场域内,杜威基于经验自然主义所提出的课程知识即经验与第二代认知理论所提出的课程知识即情境无疑皆体现了生成主义认识论、知识观的核心内涵。实现课程知识的生成主义理解,让课程焕发新生其实践原则体现为:课程知识与生活世界的结合、课程知识与知识探究的统一、课程知识与意义世界的共生以及理性与非理性的融合等。同时,生成主义课程知识观的实践诉求体现为:教师与学生即知识生成者作为课程知识生成的主体维度、生活世界和学科知识一体化作为课程知识生成的内容维度以及探究与对话的结合作为课程知识生成的方法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