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胰岛素强化方法短期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fairboy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对于初发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早期进行短期强化治疗有助于消除葡萄糖毒性、恢复胰岛B细胞功能,本研究通过短期应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CSII)与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联合,即“双C”方案与单纯CSII及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ultiple daily insulin injection,MDI)结合每日四次指血血糖监测的方法强化控制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比较三种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2例新诊断T2DM患者未经任何治疗,分为3组,“双C”治疗组(A组,n=5)采用CSII治疗前1天及治疗后6天CGMS监测7天,每天进行血糖数据下载,根据前1天的血糖调整当日胰岛素的泵入量;单纯CSII治疗组(B组,n=8),血糖监测采用每日4次测指尖血糖的方法,即早餐前及三餐后2小时血糖,根据血糖值调整胰岛素泵入量(A,B两组均采用诺和灵R胰岛素);MDI组(C组,n=9)采用胰岛素笔每日4次皮下注射胰岛素(三餐前注射诺和灵R,睡前注射诺和灵N)强化治疗,血糖监测方式同B组。各强化治疗2周, 2周后监测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mmol/L)和餐后2小时血糖(P2hBG,mmol/L)的变化,并比较血糖达标所需要的时间(d)、胰岛素用量(u/d)、低血糖发生等情况。结果A组FBG从治疗前的11.52±3.5下降至治疗后的6.6±0.95,B组FBG从治疗前的13.5±5.4下降至治疗后的6.14±0.17,C组FBG从治疗前的10.38±2.05下降至治疗后的6.73±1.07,三组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P2hBG从治疗前的19.9±6.6下降至治疗后的8.54±1.9,B组从治疗前的22.85±5.7下降至治疗后的7.48±1.0,C组从治疗前的16.48±3.44下降至治疗后的11.13±3.2,三组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A组与B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C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C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糖达标所需要的时间9.0±2.23短于B组9.87±1.89及C组12.17±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糖达标时胰岛素用量A组为48.9±10.12少于B组50.85±9.11及C组51.6±8.52,A组与B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C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发生的次数,A组4例次,而B组为8例次,C组16例次,A组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C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C”组、单用CSII组及MDI组对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降糖治疗均有效,短期应用CSII治疗效果好于MDI治疗,在CGMS监测下的CSII降糖治疗效果更好,达标所需要的时间短,胰岛素需用量少,而且低血糖反应少。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教学节奏把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根据课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让学生在轻松、和谐、优美的节奏中快乐、主动地学习,身心得到全面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有效 节奏    有效进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是我们英语教师追求的目标,笔者认为把握节奏是关键。    一、利用教材特点,控制课堂教学节奏    牛津小学英语教材设计了许多rhyme,so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3.0 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肝脏良恶性占位性病变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西门子公司生产3.0 Tesla超导型全身磁共振成像系统,分析30例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