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功能法在汉语初级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h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知功能法是邵菁和金立鑫老师提出来的一种新的对外汉语教学法。它建立在转换生成语言学与功能主义语言学的基础上,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或教学主体,利用学生的语言能力(语言原则系统)主动总结规则,并培养交际能力的教学方法。   本文针对近年来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出现的单纯重视交际训练而忽视学生语言认知能力(即认知语言规则的能力)的现象,在对认知功能法进行教学实践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特点和现状,将该法引进到对外汉语初级口语教学的过程中,提出了利用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帮助留学生掌握汉语语言规则以增强口语交际的准确性与得体性的教学主张,并通过教学实践,摸索总结出可供对外汉语教学一线教师参考和借鉴的教学策略。教学实践证明,在初级汉语口语教学中,认知功能法可以很好地解决口语教学的方法,也就是功能法的错误认识及这种错误认识所带来的教学偏差,对平衡语言知识传授与交际能力训练之间的关系、培养留学生成功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阐明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并在阅读大量有关口语教学研究的期刊、论文、著作及与认知功能法相关的材料的基础上,对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确立研究目标,提出研究方案。   第二部分,阐述认知功能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并结合教学实践考察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意义作用及教学原则。   第三部分,从初级阶段口语教学的特点入手,对现阶段汉语口语教学现状及普遍存在的因偏重功能法所带来的教学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并通过客观分析提出以认知功能法来解决口语教学现存问题的主张,首次提出将认知功能法引入初级口语教学的建议。   第四部分,以课堂教学实践为手段,探索认知功能法在初级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既有宏观形态上的原则性的探讨,又有微观环节上的具体措施分析,尽可能为对外汉语一线教师提供关于认知功能法在口语教学中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原则和手段。   论文的最后一部分为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概括性论述,尤其依据对外汉语教学的特殊性,对认知功能法在初级口语教学中的应用做出客观评价,在肯定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指出了其不足之处,并明确了下一步进行深入研究的目标。
其他文献
本文以二战期间参加八路军、解放军中的日籍老军人为对象,依据口述历史理论、方法来研究“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历史意义及其教育价值。口述历史是“活”的可以谈话的历史。
学位
研究背景:跟据国外对社交焦虑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报道,社交焦虑障碍已成为继抑郁、酒精依赖之后的第三常见精神障碍。我国学者研究发现国内大学生患社交焦虑障碍的比例较高。
本文对网球技战术水平诊断评价系统进行了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运用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与可拓学原理,从影响网球运动技战术系统的有关内涵特征因素入手,限定性地开展对该技战术
残疾人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残疾不但给其个人造成在生理和心理上极大的负担,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压力。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逻辑分析、
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主要依靠国家的举国体制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合理的竞技体育项目布局能够保证国家在竞技体育上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大的收益,确保国家在国际大赛上取得好的成绩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关注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强调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这与国际上大众数学、问题解决的目标是一致的。数学应用题是中学阶段体现数学应用性非常典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