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手术切除与微波消融对原发性小肝癌的治疗效果,探讨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09年3月间本科室首次治疗采用手术切除和微波消融治疗的小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共59例,其中手术切除38例,微波消融21例。59例患者均在术前或术后行肝脏穿刺或手术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肝细胞肝癌。其中男性48例,女性11例,年龄29-73岁,中位年龄53.7岁;AFP阳性71.1%(42/59);HBsAg阳性72.9%(43/59),HCV-Ab阳性10.2%(6/59),1例HBsAg、HCV-Ab阳性。手术切除治疗组中行联合肝段切除5例,肝段切除7例,局部肝切除26例。微波消融组中经皮微波消融15例,开腹6例。通过查阅住院病例、复诊、电话及信访等方式进行随访,观察手术切除组及微波消融组的手术时间、结果:1复发率:小肝癌手术切除治疗组术后1、3年复发率分别为7.9%(3/38)和21.1%(8/38),小肝癌微波消融治疗组1、3年复发率分别为14.3%(3/21)和47.6%(10/21),小肝癌手术切除治疗组与微波消融治疗组1年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两者之间3年复发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2生存率:小肝癌手术切除治疗组术后1、3年生存率分别为92.1%(35/38)和78.9%(30/38),小肝癌微波消融治疗组l、3年生存率分别为90.5%(19/21)和76.1%(16/21),小肝癌手术切除治疗组与微波消融治疗组1、3年生存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3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情况:手术切除治疗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出血量平均323.68±57.05ml,微波消融组术中出血量远少于手术治疗组。小肝癌手术切除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25.66±35.08分钟,开腹微波消融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为92.5±20.43分钟,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4.0±5.41分钟,三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4术后肝功能变化:小肝癌切除治疗组与微波消融组术后肝功能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升高以及胆碱酯酶(CHE)、血清白蛋白(ALB)的下降。两组术前肝功能指标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术后第3天,两组之间4项肝功能指标改变均有统计学差异;术后第7天,两组之间ALT和CHE的变化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AST和ALB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5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切除治疗组出现并发症5例,包括切口愈合不良、胸腔积液、膈下积液。经皮微波消融术后出现并发症7例,包括疼痛、发热;开腹微波消融术后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发热,其中3例出现轻微的腹胀。两组均未发生与治疗相关的死亡,所出现并发症均经保守治疗消失。手术切除组术后住院时间13.5±4.8天,微波消融组术后住院时间5.1±2.4天,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对小肝癌,微波消融治疗与手术切除治疗相比,可获得相似的远期生存疗效。在无瘤生存期和复发率方面,手术更具有优势,因此对于可手术切除的小肝癌,较微波消融治疗更推荐手术切除治疗。但微波消融较手术切除操作简单、热疗效率高、原位灭活彻底、创伤小、对肝功能影响小、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可重复性好,可适用于年龄偏大、一般状态较差等不适合手术或拒绝手术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