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开放、单臂、多中心II期临床研究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an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评价采用射波刀(CyberKnife,stereotactic bodyradiation therapy,SBRT)治疗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2、采集射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物理参数及其它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与射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关系,为射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限制条件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1、根据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共纳入原发性肝癌患者74例,接受45Gy/3f的射波刀治疗。评价患者的1年和2年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1年和2年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应用RECIST标准评价1年及2年的肿瘤局部控制率(local controlrates,LCrates),以及评价射波刀治疗后的早期及晚期不良反应。2、对2013年2月-2016年11月间纳入研究的74例Child-Turcotte-Pugh(CTP)分级为A级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给予45Gy/3f的SBRT治疗,对患者SBRT治疗后发生的肝脏不良反应和SBRT治疗前后患者的Child-Turcotte-Pugh(CTP)分级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肝脏不良反应分级采用CTCAE4.02标准进行评价。  结果:1、纳入研究的7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56例(75.7%),女性患者18例(24.3%),中位GTV体积为25.17ml(2.13-123.6ml)。所有患者均按照计划完成射波刀治疗,治疗的耐受性良好。中位生存期为16.0个月(1.22-41.95个月),1年和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3.8%和91.5%。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3.5个月(1.22-41.95个月),1年和2年的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9.4%和71.3%。中位肿瘤局部控制期为14.7个月(1.22-41.95个月),1年和2年的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7.2%和84.3%。在17.1个月的中位随访期中(1.22-41.95个月),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患者24例(32.4%),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患者26例(35.1%),病灶稳定(Stable Disease,SD)患者20例(27.0%),肿瘤进展(Progression Disease,PD)患者4例(5.4%),治疗有效率(CR+PR)为67.5%。8例患者(10.8%)出现治疗后肝脏CTP分级降低的情况,1例患者(1.4%)由A降为C,需要住院治疗,7例患者(9.5%)由A降为B,在对症治疗后均好转且于6个月内CTP分级恢复正常。2、SBRT治疗后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7.1个月。8名患者出现SBRT治疗后CTP分级降级情况,13名患者出现SBRT治疗后2级以上肝脏不良反应。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全肝体积(total liver volume)≤1162ml和正常肝体积(normal liver volume)(正常肝体积=全肝体积-GTV体积)≤1148ml对原发性肝癌患者SBRT治疗后2级以上肝脏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是影响2级以上肝脏不良反应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1、射波刀治疗局限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确切,局控率高,且治疗的耐受性好,不良反应轻微,可以作为不可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治疗选择。2、全肝体积和正常肝体积与射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癌后2级以上肝脏不良反应的发生相关。因此建议如采用45Gy/3f的处方剂量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射波刀治疗时,应确保全肝体积>1162ml,同时正常肝体积>1148ml,以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中国云南汉族SLE患者与FcγRIIIA-158V/F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与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RFLP)对6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及
你听过阿基米德在洗澡时,想出了检测王冠含金量的方法的故事吗?如果你听过这个故事,请你再看另一个关于洗澡的故事。  洗澡,可以算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洗完澡,把浴缸的塞子一拔,水哗哗地流走,谁也不会去注意它。然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洗澡放水时,水的漩涡总是向左旋的,也就是逆时针方向。  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题不放。他设计了一个碟型容器,里面灌满水,每当拔掉碟底的塞子,碟
期刊
目的 建立一种微卫星多态性检测法对MFS家系成员进行原纤蛋白-1基因(FBN1)单倍型分离分析,探讨FBN 微卫星检测对Marfan综合征(MFS)症状前诊断的应用价值。 方法 从4个MFS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