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士族择婿观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bing818681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士族是唐代社会的精英阶层,在室女性作为士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她们配偶的选择,往往代表着择婿者及其背后的家族对于婚姻问题的价值取向。唐代士族在择婿时往往会对对方的家世门第、个人良好特质以及对方能带给自己的政治与经济利益进行考量。唐前期,魏晋以来重阀阅的社会风气还在延续,婚姻门第观念根深蒂固,因此重家世门第是这一时期士族的主流择婿观。唐中期,随着科举制度的逐渐完善与发展,旧士族开始衰落,门第观念对士族择婿观的影响也开始减弱,重才华科名以及政治与经济利益的择婿观逐渐兴起,因此这一时期士族的择婿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唐后期,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与发展,旧士族衰落,新士族势力逐渐强大,婚姻中的门第观念虽然还残存,但重才华科名以及政治与经济利益的择婿观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择婿观。尽管整个士族阶层择婿观的内容与演变相同,但新、旧士族的择婿观又具有各自的特点。整体来看,旧士族择婿时更注重门第,新士族择婿时更注重学识品行、才华科名等个人良好特质;新、旧士族均持有重利益的择婿观,但旧士族主要看重经济利益,而新士族主要重视政治利益;唐中后期士族的择婿观开始由前期的重门第向重才华科名转变,但新士族的这种转变比旧士族开始早,转变的速度也更快。唐代不同时期士族择婿观的这种演变以及新、旧士族择婿观的不同特点,与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社会风俗以及科举制度的逐渐完善与发展所导致的新旧士族间的力量对比有关。
其他文献
企业绩效管理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目前普遍采用的管理方案,但是实际推行中存在着许多比较棘手的问题,导致其应用效力大打折扣。作者通过自身的体验与广泛调研,对当前绩效管理存在的
2007年是广东省新高考的第一年,试题在题型结构与考查方向等方面都有了较大改革与变化.本文作者就今年的试题进行深入浅出的评析,同时就2008年高考备考复习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希望
本论文主要从心理学的研究视域下,立足小说的虚构性,关注小说主人公于远这一人物形象性格中的矛盾性和复杂性,采取心理学研究的一系列方法,找出这种矛盾性和复杂性背后的心理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我们高校体育工作者要总结过去,放眼未来,转变观念。本文通过对普通高等学校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分析,结合多种教学模式的优点,综合多种体育学习
为了能努力推进国内海上石油相关工程项目的海底管线铜管国产化采办,甚至让国内海底管线铜管提高竞争力,走向国际市场,本文对中海石油总公司新丈昌油田群开发工程项目的海底管线
人有追求,才有向上的动力。而追求的高度往往决定你能走多远。正所谓“站得高,看得远”。
期刊
目前煤炭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才能最有效地提高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关系到煤炭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开发新项目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在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中,开
健康教育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1992年,解放军三总部联合颁发了<军队健康教育方案>,使我军健康教育走上了系统化、规范化,近5年来我院为全面
军队疗养院担负着部队在职或离退休干部的疗养保障任务,是军队平战时卫勤保障链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大联勤体制的实施,军队疗养院出现了机构归并、建制调整的现象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企业职工思想也呈现多元化的特点。这也要求思想政治工作的执行者必须开拓新思路,变更新方法,坚持统筹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