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地铁轨道几何参数测量的点云分析技术研究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piaosi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铁是一种高效且相对环保低碳的公共交通,地铁运营情况一直广受关注,而轨道结构是确保轨道交通运行的关键部分,需要定期对轨道线路进行保养维护。传统的测量方式难免受到测量设备、作业方式的限制和影响,存在测量时间长,数据采集过程繁琐、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等问题,无法做到对地铁轨道的几何状态参数快速准确提取。因此,对地铁轨道几何参数自动测量方法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车载激光雷达(Li DAR)技术的测量效率远远高于传统测量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城市轨道交通检修维护所需工作时间,极大提高作业效率,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够减少外业测量的安全风险。本文在借鉴道路和铁路点云处理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点云的精简与滤波技术以及点云的分割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提出恰当方法以适应本文地铁轨道区域的分割,从车载Li DAR点云数据中提取了地铁点云轨道区域并完成轨道几何参数的自动测量。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阐述了车载Li DAR技术在各领域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针对地铁点云包含大量冗余点以及一些噪声点的问题,选择结合体素精简法和强度精简法对原始点云进行精简的处理方法,有效去除了很大一部分与本文研究无关的非地铁轨道区域点云,减少了数据量,并将统计滤波法和半径滤波法结合用于去除轨道区域点云之外的小振幅的噪声点和离群点,最终得到有效的地铁点云数据。(2)对经精简与滤波后的地铁点云建立KD树拓扑结构,加快点云的邻域搜索速度。根据地铁轨道空间分布特征,采用极大似然抽样一致性(MLESAC)算法提取出地铁的道床面,将轨道和地铁点云中其余物体分离开。通过自适应欧式聚类算法和KD-DBSCAN算法分别设计2种聚类分割的方案来分离轨道,可视化分析各方案的结果,选择最优方案。为从最优方案聚类结果中自动化提取出地铁轨道点云数据,基于强度值概率分布和皮尔逊相关系数设计了PDRI-PCC算法。最后基于KD-DBSCAN算法设计程序对地铁道床面和轨道点云数据进行去噪处理。本文提出的分割提取算法能够有效地提取出地铁轨道区域点云。(3)将分割出的地铁轨道区域点云作为实验数据,通过高程信息设计算法提取出所需要的轨道顶面点云。将点云投影到XOY平面,利用最小二乘法多次拟合,找出单条轨道点云的中轴线,依据拟合的中轴线旋转点云,并以此设计轨道高低、水平和三角坑等参数计算的方案流程,再利用结合平滑伪Wigner-Ville时频分布的峰值管理法和局部波动指数对轨道参数测量结果进行分析。
其他文献
中国很多大型城市都形成了以地铁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网,城市轨道交通的下一步发展方向会逐渐集中到大城市的加密线路和中小城市骨干线网建设上面,跨座式单轨交通具有的建设成本低、辐射噪声小、建设时间短、运量可灵活设置等优点表明其后续应用前景广阔。进一步提高跨座式单轨车辆的乘坐舒适性是实现跨座式单轨交通高质量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环,客室内部的声学环境不仅与乘坐舒适性直接相关,甚至还会影响其安全性。对跨座式单轨车辆
学位
人字行星齿轮系统相较于传统齿轮传动系统,可以承受更大的传动载荷,拥有更低的啮合冲击与噪音,结构更加紧凑,满足高速、重载、大传动比与其他特殊工况的要求,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风力发电、交通运输与现代军事等领域。由于人字行星齿轮系统结构复杂,工作环境恶劣,各个齿轮之间传递的动态载荷波动较大,运转过程中人字齿轮的疲劳失效不可避免。人字行星齿轮系统常见疲劳失效中,轮齿弯曲疲劳断裂所占比例最大。因此,进行人
学位
本课题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项目“齿轮服役性能退化机制与寿命预估”(2018YFB2001302)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字行星齿轮传动瞬态接触特性与抗胶合承载研究”(51975078)的支持。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基础,以实现人字行星齿轮系统的长期正常运行为目标,结合弹流润滑理论,研究人字行星齿轮系统的摩擦学与动力学之间的关系,运用多轴疲劳临界面准则,预估人字行星齿轮的疲劳寿命
学位
铁路货车车钩是连接车辆、传递牵引力和保证列车安全运行的关键零部件,它需确保所连接的两端车厢不产生横向和纵向移动。作为列车组连接的核心承载部件,车钩受力状态复杂多变,运行中受到较大的冲击、拉伸、压缩和扭矩等作用,因此车钩铸件需要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为解决某机车车钩铸件采用原浇注系统方案在熔模铸造实际生产中裂纹、缩孔多发且成品率不高的难题,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和熔模铸造过程实际浇铸与性能检验等研究,以期
学位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汽车制动片作为重要安全部件而备受关注,提升其制动可靠性、热稳定性、耐磨性等性能刻不容缓。利用混杂纤维的交联耦合效应可显著提升树脂基摩擦材料的综合性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前期大量实验确定碳纤维、陶瓷纤维、芳纶纤维和六钛酸钾晶须为增强组分。采用正交实验法设计试验配方,利用四柱压力机热压制备混杂纤维树脂基摩擦材料,通过洛氏硬度计、剪切强度试验机和定速摩擦试验机检测其硬度
学位
齿轮传动具有传动比准确、可靠性高、传动效率高、传动平稳等优点,在海洋船舶、风力发电、航空航天、工程机械等领域应用广泛。当前大功率舰船常采用柴油机与燃气轮机联合动力驱动,并通过并车汇流齿轮传动完成动力传递,实现柴燃联合动力并车运行。然而,舰船柴燃并车汇流齿轮传动系统使役条件复杂、激励源多,轮齿啮合耦合与动力耦合效应共存,振动噪声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影响船舶隐身性能。因此,柴燃并车汇流齿轮传动系统开展减
学位
弓网系统即受电弓与接触网系统,作为电气化铁路牵引受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将电能从接触网输送给轨道交通车辆使用的重要使命。受电弓与接触网通过滑动接触耦合在一起,弓网耦合质量直接决定列车受流质量,评价弓网耦合质量的重要标准便是弓网间接触力的波动程度。当列车加速、过弯或碰到接触网硬点时,弓网间复杂的耦合振动变得剧烈,引起接触力波动程度加剧,弓网耦合质量降低,导致受流质量急剧下降。严重情况下会引发离
学位
数控机床由于其高度的稳定性、自动化、精确性和适应性等优点,已经成为自动化制造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加工时刀具与被加工工件相互接触、摩擦,导致刀具成为了数控机床中最容易损坏和浪费的基础零部件。有效的识别和监测刀具的磨损状态是确保加工件精度以及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本文以刀具的振动监测信号为研究基础,搭建了基于数据驱动的深度学习刀具磨损状态识别模型,实现了对刀具磨损状态的精确识别。并开发了一套以本文改
学位
宽轮距跨座式单轨列车是我国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在重庆交通大学单轨车辆装备创新创业团队开发的首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永磁牵引的第二代大运量跨座式单轨。该车创新性采用宽轮距双轴转向架,整车高度适应于地铁A型车盾构机隧道,车辆最高运行速度为110km/h,具有速度快、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载客量大、安全可靠、噪音低、节能环保、全寿命周期成本低等突出优势。转向架构架作为宽轮距跨座式单轨
学位
齿轮传动装置在装备制造业中扮演中重要角色。齿轮齿面磨损是工程实际中常遇到的问题,齿面磨损直接影响齿轮传动系统的传动效率、传动的平稳性与可靠性。同时,齿轮齿面磨损机理较为复杂,受多源非线性、强耦合因素影响,导致难以基于单一磨损机理准确预测齿面磨损行为。鉴于此问题,本文以人字齿轮为研究对象,开展以下研究:(1)根据不可逆过程热力学原理,对摩擦副磨损退化过程中的不可逆熵产生现象进行阐述,对摩擦副材料磨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