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质量管理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是运营管理领域重要研究议题之一。以往学者主要从质量管理整体和具体活动的角度讨论其与企业运作效果的关系,但研究结论未获统一。近年来,对不同背景下两者关系的研究开始增多,从不同视角讨论质量管理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为两者关系的阐释提供了更为清晰的脉络,但此类讨论还需更多不同背景下研究的支持。目前,我国的质量管理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与作为制造业大国的企业运营实践存在很大的差距,也迫切需要在本领域展开大量的研究与讨论。有鉴于此,本文以我国制造企业为对象,从先进制造技术的视角,对质量管理活动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采用规范的实证研究步骤与方法,通过设计问卷进行调查获得数据,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潜变量分析方法,对我国企业质量管理活动的测度、分类及与企业运作效果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讨论,论文主要工作与创新体现在:①在国外文献基础上,结合我国企业实际,从分析质量管理活动内部作用机制入手,对我国质量管理活动的实证测度进行了讨论。测度结果表明,我国企业质量管理活动包括高层领导支持、员工参与、供应商关系、客户重视等基础活动以及产品设计、流程管理等核心活动。上述活动的加强有助于提升我国企业质量管理的水平,研究据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而上述六项活动的测度指标也为本领域未来的研究提供了变量准备。②在质量管理活动测度基础上,对我国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进行了实证分类,并讨论了其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由此提出我国企业质量管理活动的改进路径。结论显示,我国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可以分为起始级、成长级和领先级三个水平,不同水平间的企业绩效保持了明显的上升趋势。而从起始级到成长级再到领先级的发展态势,也构成了我国企业质量管理的演进路径:质量管理活动上表现为高层支持与供应商关系的推动下产品设计与客户关系的成长,质量水平上表现为可靠性与一致性的率先改进到后来与一致性和耐用性的共同提升,企业总体绩效上则显现为客户满意、财务表现的改善到市场表现、竞争能力的最终提升。③从先进制造技术的视角,讨论了质量管理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总结了我国企业中质量管理活动与企业绩效的影响路径,分析了先进制造技术在上述关系中作用机理,并由此提出了企业质量管理实施与技术应用的对应策略。研究发现,我国企业中质量管理活动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显著的,遵循了一条从高层支持到客户重视、供应商关系,进而影响人员参与、产品设计和流程管理并最终经由人员参与和产品设计对企业运作效果产生影响的逐层递进的影响路径。结论还表明,先进制造技术在上述关系中的直接影响和调节作用并不是逐渐增强,而是从弱到强、又从正到负的曲线关系,这说明了技术实施与质量管理之间相互匹配的重要性,研究由此根据不同质量管理阶段给出了我国企业技术使用与质量改进间应采用的策略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