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磺胺类化合物在药学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十分广泛,除其在抗菌方面获得长足发展外,在抗真菌、抗病毒、抗肿瘤、抗碳酸酐酶等领域的研究也日益活跃。本论文根据磺胺类化合物抗菌、抗真菌的国内外研究与开发现状,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N碱酰唑类、2-甲基-5-硝基咪唑磺胺类化合物,改进了部分反应条件,推测了反应机理,并初步对其抗微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构效关系。
以苯磺酰氯与1,2,4-三唑、咪唑及其衍生物、苯并咪唑及其衍生物为原料得到一系列N-磺酰唑类化合物,化合物38、39e再与Zn2+,Ni2+进行络合得到其金属配合物。以氟苯、氯苯为原料,经过傅克酰基化,接入2-甲基-5硝基咪唑得到硝基咪唑苯乙酮46,以硝基咪唑苯乙酮46为原料,经磺酰氯化、磺酰氯胺化得到一系列新型的硝基咪唑磺胺类化合物51-54。
合成的新化合物用UV-vis、IR、1H-NMR、13C-NMR和/或MS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证,金属配合物经X-ray粉末衍射、热重分析对其分子式进行了推测。
探索了硝基咪唑苯乙酮的反应条件,获得了制备苯磺酰氯和磺酰氯胺化的最佳条件。
体外抗微生物研究表明:N-磺酰唑类化合物,包括咪唑、苯并咪唑、硝基咪唑、三唑等对烟曲霉菌有很好的抗真菌活性,其活性普遍强于临床使用的抗真菌药物氟康唑,这些化合物作为抗烟曲霉菌药物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开发;与氟康唑相比,这些化合物对白色念珠菌没有显著的活性,但所测试的大部分细菌都显示出有意义的抗菌活性。
硝基咪唑磺酰胺类化合物对烟曲霉菌也有非常好的活性,其半抑制浓度范围为1~32μg·mL-1,普遍强于临床使用的抗真菌药物氟康唑,这些化合物作为抗烟曲霉菌药物,具有较大的潜力,值得大力投入进行后续研究。而这些化合物与氟康唑相比对白色念珠菌没有显著活性,只有化合物54对白色念珠菌活性与之相当。除了化合物49和51c它们对细菌基本无活性。
本论文共合成38个化合物,其中新化合物32个,包括N-磺酰唑类化合物16个、2-甲基-5-硝基咪唑类化合物2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