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城市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支持,自2014年数字化城市管理(以下简称数字城管)平台在北京市东城区正式运行以来,全国各地陆续建立了具有各自地域特点的数字城管平台,由此我国城市基础建设与市容市貌发展巨大改变。数字城管,实际上是建立在城市管理基础上,逐渐朝科技化、精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不断优化城市管理体系的产物,是城市管理水平提升的具体表现。与城市不断成熟的数字城管体系相比,乡镇(街道)等基层数字城管运行则显得捉襟见肘。基层经济和公共设施建设基础薄弱,城市管理人力、物力投入不足,以及农村居民传统习惯不易转变等种种原因严重制约着基层数字城管的正常运行。若要实现“城乡一体化”这一目标,加强基层数字城管建设迫在眉睫。而现行数字城管运行和管理模式多以单一的交办回复形式来应付日趋复杂的城市管理问题,这样的处置方式只会让政府更显乏力。随着“网格化”管理技术的日臻成熟,在数字城管运行中引入“网格化”管理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课题。基层数字城管“网格化”管理一方面能以“网格包干、责任到人”的方式,使工作责任真正落实到社区(村居)等基层单位,做到责任工作全覆盖;另一方面其动态化管理的运行模式更有利于政府全面掌握和解决基层城市管理隐患。但因目前专业性不足、人力资源匮乏、政府财政投入不够等问题,使得基层数字城管“网格化”管理开展受阻,如何通过提高队伍专业性、增强人员力量,以及以何种方式增加政府财政投入需要我们深入探讨并寻找解决策略。首先,本文先从数字城管和“网格化”管理相关概念分析入手,接着对政府管理、城市信息化、精细化管理、无缝隙政府等理论进行论证,阐述管理意义,提出要切实优化“网格化”管理,必须要先对相关概念了解透彻。然后,对温州经开区数字城管运行现状进行分析,并详细分析总结该区当前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再然后,对基层数字城管网格化管理实施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通过对网格设计和设置以及工作机制建立等具体内容的分析,奠定扎实的实例基础,使得下一章的创新优化对策进行的更加顺利。最后,指出温州经开区当前基层数字城管“网格化”管理实施过程存在的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提出相应的优化后解决策略。本文是笔者联系自身工作岗位情况,再加上相关资料搜集、对比国内外相关管理模式,并通过实地调研、案例分析等方式,对温州经开区基层数字城管“网格化”管理进行分析,主要目的在于促进“网格化”管理模式在基层数字城管领域中的全面应用,并为相关的研究提供有效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