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盐湖岩芯痕量汞的赋存形态及其环境地球化学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gx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察尔汗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中部,是中国目前最大的盐湖,也是富含多种矿物的大型综合盐湖。察尔汗盐湖岩芯沉积物记录着丰富的盐湖地质信息,通过对其样品中痕量类金属元素汞垂直分布的研究,可反演和追溯该区域内汞的迁移史,反映该地区地质变迁过程及古气候变化,同时也对该地区元素地球循环、生态效应及环境评价等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在导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20836009、40773045)资助下,以察尔汗盐湖地芯样品为研究对象,首次研究了察尔汗盐湖地芯样品中汞的分布行为。主要研究内容:①建立适用于测定盐湖地芯样品及盐湖区内高矿化度水体中汞含量的分析方法;②通过对地芯样品中的总汞(THg)、总铁(TFe)、总锰(TMn)的提取、测定及分析,揭示地芯样品中汞的垂向分布特征;③通过对地芯样品中水溶态汞(Hg-H2O)、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汞(Hg-oxal)、有机物结合态汞(Hg-H2O2)、硫化矿物吸附态汞(Hg-pyrite)的连续浸提与测定分析,揭示各种形态汞在岩芯样品中的垂向分布与迁移转化规律。主要研究成果:①通过改进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HG-AFS)天然水体系痕量汞分析,建立了可适用于高盐度沉积物样品中汞含量的测定方法;②察尔汗盐湖不同岩性样品中,总汞(THg)的含量大小为:黏土>淤泥>盐类物质夹粉砂>细纱质盐类>纯石盐,但研究发现,盐类物质对汞的富集作用没有特别明显的差异;③盐湖地芯样品0 -103.15 m中总汞(THg)含量的垂向分布特征为:总汞的含量由上至下呈表层(0.00 -10.04 m)较高,中间区段(-10.04 -40.27 m)不均一,-40.27 -49.65 m较低,-49.65 -82.64 m增大,-82.64 -103.15 m整体含量有所降低的趋势;④察尔汗盐湖盐类矿物沉积层(0.00 m~-47.07 m)地芯样品中,THg与TFe、TMn的地球化学相关系数分别为0.41和0.36,说明在盐湖沉积层中TFe、TMn对THg的垂向含量分布具有明显影响;在湖相粉砂沉积层(-47.07 m~-103.15 m)地芯样品中,TFe、TMn对THg的地球化学相关系数分别为0.25和0.05,表明湖相沉积层铁锰氧化物对THg的垂向分布影响相对较小。总体而言,在0.00 -103.15 m的地芯样品中,含铁氧化物对总汞含量分布的影响大于锰氧化物对总汞分布的影响。⑤察尔汗盐湖地芯样品中痕量汞各赋存形态的含量大小:Hg(oxal) > Hg (pyrite) > Hg(H2O) > Hg(H2O2) ,说明样品中的汞主要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Hg(oxal)和硫化物结合态Hg (pyrite)形式存在;水溶态汞Hg(H2O)和有机物结合态汞Hg(H2O2)在地芯样品中含量极低。
其他文献
新元古代末-寒武纪的地史转折期是第一个全球性海相磷块岩大规模沉积的时期。在中国扬子地台上,震旦纪陡山沱期也出现了大规模成磷现象。陡山沱期广泛海侵形成的碳酸盐岩-磷块
学位
珊瑚钨锡矿田位于我国华南成矿省南岭中段中生代钨锡铅锌稀有稀土矿成矿带桂东北富贺钟钨锡多金属成矿区中部。大地构造位置处于中新生代南华褶皱系滨太平洋陆缘活动带桂东南
研究区位于内蒙古东北部呼伦湖西南宝格德乌拉一带。行政区划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管辖。区内交通便利,北距旗政府所在地阿拉坦额莫勒镇50km,距满洲里市200k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以及一切社会生产活动的基本条件,近年来,素有地球“癌症”之称的土壤盐渍化问题,已成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之一,正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
本文应用沉积学基本原理,充分应用各种地质资料,对宁东地区延安组沉积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沉积体系划分,研究表明延安组的沉积体系有两种:河流沉积体系与湖泊三角洲沉积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