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相对湿度条件下冷表面结霜现象的实验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e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霜现象广泛存在于工业生产生活中。换热设备结霜后,会产生很多危害,例如降低传热性能,堵塞气体通道,增加阻力和能耗等,但是结霜的发生往往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充分了解结霜机理,探究霜层的生长规律,找到有效地抑制结霜的方法对于工程应用至关重要。目前学者们主要针对冷壁面温度≥-30℃,相对湿度为40%~80%的条件下进行结霜现象和机理的研究,而对很多工业生产中相对湿度低于40%,冷表面温度低于-30℃条件下,空气中水蒸气直接在冷表面凝华结霜现象的研究较少。对于疏水表面的抑霜效果及不同特性表面上霜晶的演变过程也未充分揭示。因此,本文利用微观可视化观测方法,实验研究了低相对湿度条件下,裸铝和疏水表面上的结霜过程,探究疏水表面的抑霜特性;对裸铝(接触角78°)、疏水(接触角141°)和亲水(接触角26°)三种特性表面初始霜晶的形态进行了分析对比。针对低于普温(-30℃)结霜条件下冷表面结霜现象的研究的不足,本文的另一项研究重点是对低相对湿度、不同风速条件下,探究不同表面温度的冷表面上的结霜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低的相对湿度条件下,疏水性表面仍具有很好的抑霜效果,可以有效延缓霜的形成和生长,并且疏水表面上的霜层比裸铝表面上更加疏松。实验表面温度为-10℃时,相比于裸铝表面,疏水表面可以延迟结霜30min;当温度进一步降低为-18℃,实验进行一个小时,疏水表面上的霜层厚度仅为裸铝表面上霜层厚度的68%。且在相同条件下,疏水表面上过冷水滴存续时间更长。实验发现表面温度为-26℃时,三种不同接触角的表面上初始霜晶的形态差异较大,疏水表面倾向于形成更加稠密的沿水平方向生长的枝状霜晶并向片状转变,而亲水表面则倾向于形成沿竖直方向生长的稀疏的针状霜晶。本文还对表面温度低于-30℃条件下冷表面结霜现象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发现即使在较低相对湿度的情况下,初始霜晶的形态都近似为羽毛状或枝状,没有出现针状或棒状;初始霜晶的生长方式主要保持霜晶初始形状向上一维的生长,且并没有新的霜晶在冷表面形成。初始霜晶的生长过程中,其间距并没有发生明显减少。研究发现,降低冷表面的温度,霜层厚度显著增加,但冷表面结霜质量变化不大;随着空气流速的增加,霜层厚度并没有明显的增加,但霜层密度增加显著。即使在风速从0.25m/s增加到0.5m/s的条件下,霜层的厚度也没有明显地增加。这意味着在这种有利于凝华结霜条件下,霜层厚度增长的临界空气流速是非常小的。
其他文献
皮肤病临床以皮炎、湿疹为常见,在国外皮炎、湿疹归属同一种皮肤病——炎症性皮肤病。这种病的发病原因很复杂,有内在因子与外在因子的相互作用,常常是多方面的。外在因子如生活
汽车车门是保护人们安全的一种零部件。人们通过给车门上锁,来确保安全的第一步。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汽车安全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其中由BCM(车身控制单元,Body Con
<正> 本研究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对内蒙地区蒙汉重点初中与普通初中学生进行比较研究,目的是一方面提示初中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的特点与规律,为学生积极健康个性的培养提供理论
会议
为了解决汽车铝合金车身连接的困难,电磁铆接这种常用于航空航天制造的连接技术得到了人们的重视。本文针对2A10铝合金铆钉和6082-T6铝合金板材,进行了电磁铆接的有限元仿真
下一代智能光网络能够根据动态信道状况、系统资源和用户业务需求自适应地调整信号速率、调制格式、波长等参数以实现系统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因此,系统参数的监控与识别是未来智能光网络的核心技术之一。其中,光信噪比监控技术可以实时地获取传输信号的质量并为信号检测提供依据。调制格式识别技术可以自动识别接收信号的调制格式,为相干接收机中调制格式相关数字信号处理算法(Digital Signal Process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