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对男性形象的塑造成为重要内容,屌丝男、草根男、花样美男等充斥荧屏,国内外文献资料,媒介与性别的研究多集中在对女性形象的观照,男性气质与电视相结合的研究处于零散和小众状态。面对这种现象,文章结合康奈尔对男性气质的分类,对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男性气质的呈现展开研究。文章正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男性气质进行了界定,康奈尔提出了“支配性男性气质”,将人们从性别二分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不再将性别以群体化的方式定义,而是以个体为主,是一种社会实践下的形构,男性气质的显现与性别无关,在与女性气质的对立中呈现,伴随着社会环境的更迭而变化。借助康奈尔对男性气质的研究给电视节目中的男性气质进行划分,支配性男性气质是节目中男性对话语权的掌握和对男性力量、技巧、身体的呈现,从属性男性气质可以分为同性恋、易装者、草根男、屌丝男、变性者,共谋性男性气质则是对花样美男的消费。文章第二部分是从媒介内部的运营机制来看,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男性气质呈现的原因与制作领域、文本领域、受众三个方面有关。制作领域,制作者要调和市场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平衡,同时,媒介本身就是一种规训,制约着男性形象的呈现方式。文本领域,男性气质是作为商品、景观的符号而呈现的,电视以市场为导向,受众为标杆,广告商利益为准则。在受众领域,受众并非对电视的传播无动于衷,一方面认同男性气质塑造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处在一个顺从——反抗——顺从的循环之中,男性气质的呈现是从模范到系列的渐变。文章第三部分是媒介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对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男性气质的影响,20世纪八九十年代西方文化,包括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消费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碰撞,男性气质呈现的本质是中西方文化的碰撞,社会文化与商品经济折衷下的产物,后现代男性气质呈现了一种虚拟的多元化仿像,女性权力的崛起使得支配性男性气质呈现弱化,消费文化下男性气质审美由精英走向日常生活,感性走向了快感式的蜕变。文章第四部分是对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男性气质的审视,节目中男性气质的呈现在一定程度上将单一支配性男性气质进行肢解,对传统父权“中心制”发出了质疑,节目开启了男性角色的参与,并开始向家庭回归,寄托了性别平等的愿望,然而,电视对男性气质表征呈现更多的是伤害,从康德美学来看,功利性鉴赏导致男性气质审美的异化,群体的伪个性导致了男性气质自主性的缺失,商业目的性对男性气质自由性的束缚。男性也是父权制下的受害者,只有意识到这一点,认清受压迫的本质,男女共同携手,才能实现男女的共同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