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1925年的张申府:徘徊于学术和政治间的学人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bqn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世纪中国历史舞台上,张申府先生算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曾是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同时是活跃的政治活动家,一生在学术与政治之间徘徊。张申府是众多投身于救国运动的学者中的一员,对于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作为徘徊于学术与政治间的学人,在1915—1925的十年间,张申府从最初的北大学生成长为一名学者,到结识陈独秀、李大钊后积极投身于中国政治舞台,再到1925年中共“四大”上因意见不合而退党,回归学术。在这十年中,作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张申府参与了新文化运动,参与创办《每周评论》杂志,是《新青年》杂志的编委和经常撰稿人,是罗素哲学研究专家,等等;作为活跃的政治活动家,张申府与李大钊、陈独秀两位党的创始人关系密切,参与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活动,是周恩来、朱德等著名人士的入党介绍人,是中国共产党旅欧组织的重要领导人,等等。但是,张申府身上始终带有一种文人气质。严格地说,他是以学者身份参与政治的。他有哲学智慧,但是没有政治智慧。张申府作为一名具有双重身份的学者政治家,始终没有学会政治家所应具备的妥协和折中的技巧,一直像对待学术那样对待政治,这最终使张申府在理想与现实、学术与政治之间痛苦徘徊和冲突着,从而最终葬送了他的政治生命。张申府徘徊于学术与政治之间,但他无论在学术上还是政治上均未能有特别重大的成就。张申府坎坷的人生,折射出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艰难命运。通过梳理张申府徘徊于学术与政治间的独特经历,分析张申府无法成功徘徊于学术与政治之间的原因,这对于张申府的研究是有重要意义的。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张申府的知识人角色,阐释张申府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学术经历和学术贡献;第二部分讲述张申府的政治人角色,阐释张申府的革命活动和政治贡献;第三部分重现张申府双重角色的冲突,分析张申府突然退党的原因;第四部分探讨张申府徘徊经历的当代启示。本文用历史主义的眼光对张申府学术与政治间徘徊的独特经历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力图找出张申府学术与政治冲突的内在性格原因,在此基础上加深对以张申府为代表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理解,并挖掘张申府独特的人生经历对当下知识分子的启示。
其他文献
运用创新学、产业经济学、服装工程学及管理学等理论,对服装产业创新系统的各个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和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提出在服装产业的创新实践活动中,必须以理念创
<正>核心人员被挖角、商业秘密遭流失、内部高管以权谋私……近年来频频爆出的舞弊问题,令大量民营企业、跨国企业、甚至上市公司都饱受其扰。如何有效的杜绝舞弊问题?企业又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管理在老年病科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院2017年1—12月住院的老年病科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
正确地认识"网络反腐",充分而正确地发挥"反腐"的作用,必须确立四个基本观点:一是网络反腐势属必行可行;二是网络反腐具有独特优势;三是网络反腐受制因素复杂;四是网络反腐重
全球本地化的发展趋势要求各国在学习西方发达国家文明的同时,也把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全球化,因此,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要符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三十多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相继加快,经济社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而在投资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拉动力的条件下,经济的快速增长不可避免地诱发投资过度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与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矿山建设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信息化管理涉及面也越来越广。由于矿山建设面临工作流程复杂,施工周期长等特性,业务需
音乐是多模态电视广告的基本元素之一,对隐喻的动态构建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多模态隐喻理论,结合三则电视广告分析音乐在多模态隐喻意义建构过程中的作用,并归纳出其三
内电解法是基于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通过铁屑对絮体的电附集、混凝、吸附、过滤等综合作用来处理废水;用茶叶捕集水溶液中金属离子的定量研究,始于1986年日本学者木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