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散在核重复序列(SINEs)的分离及在鲤科鱼类系统进化研究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jk1234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短散在核重复序列(short interspersed elements SINEs)是广泛分布于真核生物基因组内的中度重复序列,分子长度在70-500bp,在基因组内的拷贝数为103-105;SINEs在基因组内以返转座的方式进行增殖,由RNA聚合酶III转录成RNA,再反转录成cDNA插入到基因组内。SINEs插入基因组后,很难在其相同位点精确的去除,能相对稳定地遗传;因此为系统进化分析提供了良好的分子标记,并被认为在物种50Mys的进化事件上能提供比较可信的进化信息,尤其是在科属以下的物种中。   鲤科鱼类是世界上现生鱼类中最大的一个科,约有210属2010个种,但有关鲤科鱼类中SINEs的研究却很少,目前相关的报道仅限于斑马鱼基因组内;而有关利用SINEs插入位点信息进行鲤科鱼类系统进化的研究更没有报道。本研究基于这些问题,开展了鲤科鱼类中SINEs的研究工作,并得到如下结果:   1.在A-B PCR方法的基础上,以鲤科鱼类中的马口鱼为对象,利用反向PCR方法,建立了分离SINEs的简便方法。马口鱼的基因组DNA利用HaeIII酶切后,利用T4连接酶进行自环化;环化后的DNA分子在反向引物的引导下执行反向PCR,最后,一组衍生于tRNA的SINEs从马口鱼基因组内获得,并根据马口鱼的学名Opsariichthy bidens命名为Opsar。Opsar有典型SINEs的特征:在5端是一个tRNA衍生区的头部;中部是tRNA非相关区;AT富含区定位到3端。通过序列分析发现,tRNA衍生区与丙氨酸tRNA基因有76%的相似性,二级结构也有非常相似的构型,Opsar有可能衍生于丙氨酸tRNA基因。基于反向PCR分离SINEs的方法用到草鱼、鲤鱼、鲂鱼中,很成功的得到了C-SINE、Ct-SINE和M-SINEs家族,使该方法的可信性得到证实。与已有分离SINEs的方法相比,该方法非常简单,成功地省去了制备探针、杂交、构建基因组文库和细胞培养等繁琐的工作。   2.在得到Opsar的基础上,本文作者在斑马鱼基因组数据库中获得了没有注释的Zb-SINEs家族,根据Zb-SINEs序列5端tRNA衍生区的特征,Zb-SINEs可分为Zb-SINE-A和Zb-SINE-B两种类型。Zb-SINE-A包括-A1、-A2、-A3、-A4和-A5成员,它们有单一的tRNA衍生区;而Zb-SINE-B只有一个成员,其5端是tRNA衍生区的二聚体。Zb-SINEs家族也可分为三部分,tRNA衍生区、tRNA非相关区和AT富含区;两端的正向重复也富含AT碱基。tRNA衍生区也与丙氨酸tRNA基因有76%的相似性,可能衍生于其相似序列。Zb-SINEs的平均长度为340bp,所有的拷贝数在斑马鱼基因组内占有的比例大约为0.1%。Zb-SINEs的染色体定位显示:Zb-SINEs几乎分布在所有染色体上,尤其是第11、18和19号染色体,几乎包括了所有类型的Zb-SINEs。利用Bayesian程序分析了整个家族在基因组内的分布模式,其结果强烈支持了主基因模式的增殖方式。同时也利用PCR和点杂交验证了Zb-SINEs在斑马鱼基因组内的物种特异性;由此结合斑马鱼在鲤科鱼类家族中的进化地位,推测Zb-SINEs应该是一个非常古老的短散在核插入序列。   3.本文作者利用Opsar、Zb-SINEs、C-SINE、Ct-SINE和M-SINEs做分子标记,结合细胞色素b基因的全序列,分析了鲤科鱼类的进化关系。细胞色素b基因和SINEs插入事件的分析结果显示了极其相似的结果,在大的分类上都支持了陈湘粦和Howes基于形态学的分类结果,把整个鲤科鱼类分为雅罗鱼系和鲃系;对比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野鲮亚科的系统地位;SINEs插入事件的分析结果显示了该亚科比较原始,而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的结果则显示相对较晚起源的进化地位。尽管本文作者在这次研究中仅分析了部分物种,但为SINEs在鲤科鱼类插入事件的分析提供了很好的数据。   4.基于A-B PCR的结果,本文作者合成探针来验证A-B PCR分离SINEs的方法。通过探针文库的斑点杂交结果,在马口鱼基因组内获得了ToL2和Tc1两类转座子。Blastn搜索显示:ToL2长度为239bp,与日本青鳉鱼类基因组的转座子有很高的相似性;Tc1长度为1342bp,在序列比对上,显示了与斑马鱼基因组内Tc1序列有高的相似性。这两种转座子都已被用于系统迸化的研究,它们在马口鱼基因组内的再次发现,很可能为东亚特有鱼类的物种进化研究提供很好的分子标记。
其他文献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是我国毁灭性的林业外来入侵生物之一。本文以浙江省嘉兴地区平湖市17块不同林型不同受害程度的黑松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松材线虫入侵
本文以中国蓼科(Polygonaceae)沙拐枣属(Calligonum L.)精河沙拐枣为研究对象,探讨该分类群果实的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在样株不同方位、居群内和居群间三个层次的差异性及其变
大区域电网互联已成为世界各国电网的发展趋势,区域电网互联在提高系统经济运行的同时,使系统遭受各种扰动的概率也逐步上升。正常运行的电力系统遭受扰动后,发电机的机械功率和电磁功率之间失去平衡,从而使发电机进入一个动态过程。借助基于全球定位系统的同步相量测量装置,人们观察到电网中不同位置的发电机转子角度变化并不同步,而是呈现出一个动态的传播过程。机电扰动在电力系统中以波的形式传播,还可能会引起电力系统发
电磁推进装置是利用磁场与电流之间的电磁力驱动抛体,最终把抛体加速到一定速度并抛射出去的一类电磁装置。电磁推进装置的优点有很多,像抛体电枢初速度比较高、驱动抛体电枢质量范围较大、能源清洁简易、具有较高的操控性多样性等,使其在未来的军事工业、交通与航天、科学研究、民用工业等各相关领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潜力。本文在分析目前高温超导带材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将YBCO高温超导带材应用于感应型电磁推进系统
在我国6~66kV电力系统中,广泛采用小电流接地方式。但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几率最高,占总故障的80%以上。由于单相接地时故障线路上其特征不明显,且易受到系统接线模式、线路长度和负荷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现有的选线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一直是配电网自动化领域中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重要课题。论文首先阐述了国内外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研究现状,指出故障选线一直未
2020年开启了下一个10年的征程,这个被称为“20年代”的时代会带给我们什么变化和惊喜?尽管业界已经有许多预测和对未来的描绘,但没有谁现在就能够给出确切的答案,唯一可以确
期刊
多功能林业的发展,是新时代的需求,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林业今后发展的主要趋势。本文选取太岳山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样地指标实测为主体,应用层次分析法,
冲击电压试验是大型电力变压器在出厂时例行实验,其一般包括雷电全波冲击试验、雷电截波冲击试验和操作波冲击试验。当冲击电压侵入变压器绕组内部时,若绕组绝缘设计不当则会造成变压器纵绝缘或主绝缘的击穿。由于冲击电压具有波头上升时间短、电压变化快、频率高等特点,会对变压器及其他电力设备产生很大的危害。因此研究冲击电压作用下变压器线圈的建模和计算其电压分布对变压器绝缘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黄土高原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是我国生态环境极脆弱的地区,如何改善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一直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宁夏云雾山自然保护区是黄土高原唯一的一个典型草原自然保护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