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时延的多机器人编队路径追踪和同步控制的策略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F463878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单个机器人受个体工作能力以及成本的限制,在复杂的环境下多采用多个机器人相互协调控制。多机器人系统中机器人在进行自身信息传递和相互之间信息传递时会不可避免的产生时延问题,这会影响整个控制平台的稳定性。在本文将针对多机器人编队控制中的时延问题进行同步控制算法设计。本课题中设计了一种在带有时延情况下的多机器人的路径追踪和同步控制策略。由于多机器人同步控制的时延主要是由机器人之间进行信息传递时产生的,所以在同步误差中引入通信时延,设计一种分布式同步控制策略使多机器人编队在运动过程中既能够追踪期望路径又能够保持编队队形。规划机器人的时变期望路径数学模型,由机器人的期望位置与实际位置的差获得机器人的位置误差,以及机器人之间在队形保持时的同步误差,由位置误差和同步误差获得每个机器人的全局位置误差,从而基于欧拉拉格朗日动态方程进行控制力矩的设计。控制力矩需要能够同时保证位置误差和同步误差在有限时间内收敛到零,即达到路径追踪和队形保持的目的。为验证所提出的算法在理论上的有效性,结合李雅普诺夫方程分别推导出对带有时延和不带有时延情况下控制参数需满足的条件。为比较同步控制的优越性,在相同参数下进行了带有同步控制和不带有同步控制情况下的模拟实验,分别比较机器人的位置误差和同步误差输出曲线的收敛时间以及曲线的波动峰值,得出带有同步控制策略的性能优于不带有同步控制的情况。接下来为了验证带有同步控制在存在时延下的有效性,进行了不同时延情况下的对比模拟实验,得出在带有时延情况下该同步控制算法能够保证位置误差和同步误差的收敛性。在本课题中分别进行了三个机器人组成是三角形编队和十二个机器人组成的十字形编队的队形平移和旋转情况下的模拟验证。本课题在e-puck两轮机器人上进行实验,首先分析e-puck运动学模型,通过蓝牙技术建立起了e-puck与上位机的信息传递关系。搭建了由三个e-puck机器人组成的三角形编队实验控制台,通过实验验证了同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本文从工程实际出发,对模糊神经非模型控制系统设计算法和应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多种模糊神经非模型控制方法,针对不同的复杂工业对象和过程,进行了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仿真实验。本
论文主要研究图像压缩编码技术及其在多媒体监控系统设计和实现中的应用.在介绍各种图像压缩编码技术和几种图像压缩编码国际标准后,论文分析了各种视频压缩标准的特性,重点
雷达物位计在煤粉仓物位测量中的应用,克服了常规仪表在火电厂煤粉物位测量方面的一些不足,同时也解决了粉位等介质的物位连续测量难的问题.在实际应用中,雷达物位计的发射功
工业生产监控信息是过程企业生产与经营的依据,生产监控信息集成通过对企业生产信息的共享、整理、归纳、分析以及对外实时信息发布、交流等相关手段为过程工业先进控制、优化
该文给出了检索算法的基本特征:特征描述是基于向量的、不同检索算法所构成的空间相互独立并通过权重进行联合检索;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图像搜索引擎的系统构建的问题.该文提出
高精度寻北仪技术研究对于军事、民用等许多应用领域均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激光陀螺技术的日渐成熟,采用激光陀螺研制高精度寻北仪成为可能。恒速偏频式激光陀螺寻北方案,可克
九点控制器是一种新型的逻辑智能控制器。它根据系统运行的状态,将相平面划分为九个运动状态,简称为工况,并对每个不同的工况采用不同的控制策略。这个控制策略是由控制作用Ki给
该论文是江苏省交通厅智能运输系统(ITS)的一部分.作为ITS研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车牌自动识别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论文针对车牌识别中的关键部分——车牌定位部分作了
医学图象三维可视化是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问题,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是计算机图形学和图象处理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重要应用.医学图象三维可视化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医
在起飞段,火箭姿态系统存在严重的结构不确定性;同时,起飞过程中,受干扰力、力矩和惯导测量误差的影响,火箭可能会偏离标准轨道;而且,发动机合成摆角有限会降低系统的控制性能,这些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