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星射电辐射光谱的红移修正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i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发现脉冲星以来,人们一直在努力建立各种动力学模型来描述脉冲星,目前对于脉冲星的内部结构和性质及脉冲星磁层相关问题的研究仍然是一个开放性问题。一般认为脉冲星辐射光谱的红移是研究脉冲星性质的最好方法之一。而目前多数文章中有关脉冲星辐射光谱的红移往往仅考虑了引力场的效应,即引力红移。我们知道,脉冲星所发射的电磁波在逃逸磁层时必然会与磁层内的磁化等离子体发生相互作用,其结果会影响脉冲星辐射光谱的红移。本文主要利用有效度规理论研究了电磁波(射电波段辐射)在脉冲星磁层介质中的传播,及磁化等离子体对辐射光谱红移的修正效应。 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是前言:第二、三章简单介绍了脉冲星的理论模型、基本性质、辐射模型及辐射机制等:第四章把电磁波在脉冲星磁层等离子体中的传播及与等离子体的相互作用,等效为电磁波在由有效度规描述的时空中的传播,给出磁层等离子体介质中的色散关系,得到电磁波所经验的有效度规,并证明在射电辐射波段有效度规的合理性,利用有效度规分别讨论了磁层中电子、电子、正电子、电子、离子等离子体介质情况下射电辐射光谱的红移修正,并得到在在电子等离子体介质情况下,射电辐射谱可能出现蓝移现象。第五章是总结,通过脉冲星辐射光谱的红移,为脉冲星的观测和理论研究、脉冲星的内部和磁层结构提供了一种可能有效的研究方法。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图像处理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尤其是实时图像处理引起了更广泛的关注。近年来,DSP技术的发展不断将数字信号处理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系统中,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微透镜阵列多视角成像特点,将三维物体的深度信息转化为二维的透射像阵列的角度信息,利用光学二维图像识别技术,实现对三维物体识别的方法。并对识别过程进行了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及其探测器(BES),自1989年建成以来,在2-5GeV这一能区已经成功运行了12年,取得了重要的物理成果。如今,原来的加速器和探测器已经不能满足进一步探索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