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永磁直线电机及控制系统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fsdffs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级永磁型直线电机是一种新型永磁直线电机,由于高成本的永磁体和电枢绕组均放在初级短动子,而次级长定子结构简单,仅由导磁铁心组成。因此,该类电机不仅具有直线永磁同步电机功率密度高、效率高的优点,而且具有直线开关磁阻电机定子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等优点,可为长距离驱动系统中提供一种高效、低成本的驱动方案,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本文以磁通切换永磁(flux-switchingpermanentmagnet,简称FSPM)电机和双凸极永磁(doublysalientpermanentmagnet,简称DSPM)电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磁路互补型、模块化直线磁通切换永磁电机(complementaryandmodularlinearFSPM,简称CMLFSPM电机)和磁路互补型、模块化直线双凸极永磁电机(简称CMLDSPM电机)。研究了CMLFSPM电机的基本结构、设计理论、控制策略等关键理论与技术问题。试制了实验样机,进行了实验分析和验证,为该电机在如轨道交通、高层楼宇电梯、矿井提升系统、军事装备、工厂运输系统等长距离驱动系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数控机床、精密仪器等驱动系统提供一种低成本、高性能解决方案。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为克服现有LFSPM电机结构上的缺点,提出了磁路互补型、模块化直线磁通切换永磁(CMLFSPM)电机结构和设计原则。在一台12/14极FSPM电机基础上,设计了一台CMLFSPM电机,利用有限元法分析了该电机的电磁特性并与现有LFSPM电机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CMLFSPM电机不仅具有传统LFSPM电机结构上的优点,同时还具有如下特点:三相绕组磁路对称,三相反电动势正弦且幅值相同,互感小,容错能力强,定位力小,磁阻推力波动小,生产和加工方便(模块化结构)。  2.提出了满足“磁通切换”原理、任意初级/次级极距比(τm/τs)单个“E”型模块结构设计的通用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类模块化LFSPM(modularLFSPM,简称MLFSPM)电机结构设计的一般方法。所提出的通用原理和研究方法,摆脱了由旋转FSPM电机直接展开来设计LFSPM电机方法的限制,不仅为设计任意极距比MLFSPM电机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有利于理解“磁通切换”电机的本质原理,拓宽磁通切换电机的研究范围。  3.基于所提出的MLFSPM电机结构设计的通用原则和设计方法,提出了极距比近似为1、不同结构的MLFSPM电机,并比较了其结构和电磁特性,选取了最优极距比。研究结果表明极距比τm/τs=13/12的电机具有较好的电磁特性,为设计极距比近似为1的最优MLFSPM电机提供了参考。  4.首次揭示了极距比τm/τs=3的LFSPM电机可由一台4/6极整距绕组的DSPM电机展开得到,分析了FSPM与DSPM电机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不仅便于理解和分析极距比τm/τs=3的LFSPM电机,同时也为研究旋转FSPM电机和DSPM电机提供了分析方法。基于所提出的通用原则和设计方法,提出了极距比τm/τs=3不同结构MLFSPM电机并分析比较了其电磁特性,得到了τm/τs=3时的最优结构,并与极距比τm/τs=13/12的最优结构进行比较,进一步选取了最优极距比。研究结果表明极距比τm/τs=13/12的电机具有较好的电磁特性。所得到研究结果为根据不同应用领域设计MLFSPM电机的极距比提供了参考。  5.建立了磁路互补型、模块化直线磁通切换永磁(CMLFSPM)电机的功率尺寸方程,提出了CMLFSPM电机的主要尺寸参数的通用设计程序。以一台τm/τs=14/12的CMLFSPM电机为例,推导了其输出功率尺寸方程,并根据电机的设计要求,确定了电机的初级、次级主要结构尺寸,永磁体尺寸及电枢绕组参数,并完成了实验样机设计。  6.推导了磁路互补型、模块化直线磁通切换永磁(CMLFSPM)电机dq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了CMLFSPM电机的及驱动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电机的稳态特性,并完成了该CMLFSPM电机在不同负载时的速度闭环控制、不同位移给定是的位移闭环控制系统仿真研究。为分析CMLFSPM电机在不同控制算法下的驱动控制系统性能提供了良好的仿真平台。  7.构建了基于dSPACE的CMLFSPM电机数字驱动控制系统。设计了驱动电路、保护电路、软件模块,为该类电机驱动控制系统的实验验证奠定了软件和硬件基础。完成了CMLFSPM电机系统的运行特性测试。对其稳态特性、不同负载时的速度闭环控制、不同给定位移时的位移闭环控制实验研究,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类电机具有动态响应快,速度波动小,推力及定位力小,位移误差小,定位精度高等特点,为该类初级永磁型直线电机的进一步研究和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8.摆脱了旋转DSPM电机的限制,提出了磁路互补型、模块化直线双凸极永磁(CMLDSPM)电机的设计方法。利用有限元法分析了一台CMLDSPM电机的电磁特性并与直接将DSPM电机展开得到的直线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MLDSPM电机不仅具有双凸极型初级永磁直线电机结构上的优点,同时还具有如下特点:双极性磁链、电感脉动小、反电动势对称、定位力小、磁阻推力波动小、BLAC运行模式特性好(推力波动小)、永磁体利用率搞、生产和加工方便等优点,为设计双凸极型初级永磁直线电机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新能源的有效利用可以减缓能源危机、减少环境污染,但是,新能源本身存在很多局限性,因此需要利用多种能源之间的互补性,构成新能源联合发电系统来获得较为稳定的电力输出。在新能源联合供电系统中,用一个多输入直流变换器(Multiple-Input Converter,MIC)代替传统联合供电系统中的多个单输入直流变换器,可以简化系统结构、降低系统成本。本文重点研究了单原边绕组电流源型双向全桥MIC的电路拓
电网故障诊断与故障恢复系统监控模块获取电网模型和实时告警信息并优化处理,识别故障并启动诊断与恢复,快速网络拓扑并判定故障区域,采用多线程实现多功能的并发,自检功能维护自身运行安全,实现对故障诊断与恢复系统的数据支持和运行管理。通过导入CIM模型和断面数据得到诊断与恢复的全局数据,使用网络SOCKET编程方法建立与调度自动化平台的接口读取实时数据;针对“数据过剩而信息不足”、“信息存在模糊性和不确定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