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教育评价”这一概念被提出以来,教育评价研究已成为国内外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根据教育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目的和作用,可将其主要分为三种类型,诊断性评价(diagnostic assessment),终结性评价(summative assessment)和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assessment)。目前,终结性评价仍是我国外语教学中主要的评价方式,这种以考试成绩来判定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学质量的做法,无疑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分数的作用,不易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保持学习的持久性。为了全面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教育部于2004年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倡导“应用形成性评价手段来更科学、更全面、更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本文主要研究与终结性评价相比,形成性评价的应用是否更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培养积极的情感和良好的学习态度,最终提高英语学习的有效性。文章开篇首先回顾了教育评价的功能、基本原则及分类。其次论述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主要区别。进而,对形成性评价的评估工具进行了详细地介绍。随后,作者对某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两个班级的62名大一新生开展对比实验,并对实验中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文章最后讨论了实验本身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并认为这些问题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得到解决。整篇论文由六章构成。第一章是论文的引言,在这一部分,作者系统地分析了研究的内容和意义。在第二章中,作者对教育评价进行了简要地介绍并详细阐述了它的功能、基本原则及分类。在第三章中,作者对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及它们之间的差异分别展开了讨论,特别是对形成性评价中所使用的评估工具,包括:课堂观察、座谈、访谈、调查问卷以及学习档案袋,进行了细致地说明。在第四章中,作者采用了案例分析的方法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进行对比研究。在第五章中,作者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了认真地分析和讨论,并最终得出结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与终结性评价相比,形成性评价的实施更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积极的情感和良好的学习态度,从而提高英语学习的有效性。第六章是论文的结论,在这一部分,作者阐述了当前研究所存在的局限性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