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是细胞重要的“能量感受器”,在调节代谢和能量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显示,AMPK不仅在调节糖脂代谢、血压及免疫功能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同时还参与了多种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AMPK相关作用机制的研究可能为肥胖、糖尿病(DM)、代谢综合征(MS)和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我们实验室检测到了一个崭新的与AMPK相互作用的蛋白命名为Hypo2,它们的结合随着葡萄糖饥饿时间的延长而增强。我们发现随着Hypo2的表达量上升AMPKα1的第172位苏氨酸的磷酸化水平也随之上升,从而上调了AMPK的活性。除第172位苏氨酸外,我们还发现Hypo2还可以引起AMPKα1多个位点的磷酸化修饰,并且这些磷酸化位点可以被蛋白磷酸酶2C(Protein phosphatase2C,PP2C)去磷酸化。另外,糖原合成酶激酶3(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GSK3)也参与了此磷酸化修饰的调节。GSK3是一个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由2个相对独立的基因来编码,可使糖原合成酶(Glycogen synthase,GS)磷酸化而使糖原合成受阻,对维持机体葡萄糖水平的稳定有重要作用。我们发现GSK3α和GSK3β都可以增强Hypo2引起的AMPKα1多个位点的磷酸化修饰,并且Hypo2是GSK3与AMPKα1结合所必须的。因此,我们认为Hypo2在能量代谢调节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这可以为代谢疾病的治疗提供一个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