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都市爱情电影作为一种中国电影市场上新出现的电影类型,在收获成功票房的同时,正受到理论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与研究。这类电影通常以爱情发展的各个阶段(如:萌生、发展、曲折、团圆、离散等等)作为其叙事线索,主要吸引力在于爱情的艺术表现,叙事动力主要是爱情双方对于爱情的追求与遇到的阻碍之间的矛盾冲突,通过表现爱情至上的绝对超越性来思考与讨论人类共通的艺术话题和情感诉求。艺术源于生活,电影是对社会当下的艺术考察,它是社会方方面面的一面镜子,也是一种大众娱乐的艺术形态,因此,电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及个人特色,电影中出现的伦理问题更是现实生活中种种社会现象的艺术影射。从古至今,无论是对社会还是个人,伦理道德规范一直在中国传统价值观中扮演着最高评断标准的角色。只有符合真善美的标准,才会被中国的传统价值所认同。而中国的传统价值观是把伦理中心主义原则作为其最高原则的,这里面价值的存在是一种道德的存在,伦理的价值高于认识和审美的价值。中国电影从诞生以来,一直具有表现道德伦理的传统,到了新时期,中国电影人在新的历史和时代语境下,一直坚持传播中国传统道德价值观,用影像的方式不断延续和更新中国民族的道德伦理血脉。本研究从伦理的五个维度,即性爱观、家庭观、婚恋观、价值观、伦理观,对新世纪以来的中国都市爱情电影进行梳理与研究,努力在这些电影的光影之间寻找到中国传统伦理价值与新时期中国伦理观念的影像展现,进而去窥探当代中国都市群体的精神面貌与价值取向,并试图梳理和强调一种“美与善”的评判标准。论文前五章的行文布局总体遵循“传统观念,现代观念,文本分析”的篇章结构,首先对伦理学中伦理的一个子概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与阐述,并将视点投入到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去探寻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道德伦理积淀,第二节聚焦到当下,关注和分析了当前处于快速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群体所展现出的道德伦理风貌,第三节则在众多新世纪中国都市爱情电影的光影片段中细致地考察它们的伦理道德表现和艺术表达。随着电影市场的不断繁荣与发展,电影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受众群体,电影中包含的道德伦理价值取向对其受众群体产生了越发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些影响有的是积极的,有的却是消极的,所以论文第六章基于前五章的分析与思考,在整体上对中国都市爱情电影的社会影响做了分析,并对中国都市爱情电影的创作路径以及新时代都市群体的道德伦理构建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