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关系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htni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是联系非常密切的两个法律部门,他们都与保护弱势群体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安定有关。但作为不同的法律部门,它们调整的社会关系是不同的。长期以来,我国将保障福利内容纳入劳动关系进行调整,作为劳动法的组成部分,并不存在社会保障法的范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社会保障法应与劳动法合理界定。但由于两个部门法在发展上的某种联系和延续性,使得学界对它们之间的认识模糊不清。有人认为劳动关系包含了保障福利内容,有人认为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相互交叉,还有人认为劳动法从属于社会保障法,因而造成了一些实际的社会问题难以解决,不利于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因此,必须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本文分三个部分进行论述,逐层深入,逐步明确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处理它们之间关系时所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一部分,阐述了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的一般理论,其中分别说明了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的概念和特征:所谓劳动法,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公法与私法的兼容;是劳动者保护法与劳动管理法的统一;是劳动关系协调法和劳动标准法的结合;是实体法和程序法的配套。而社会保障法则是调整以国家、社会和全体社会成员为主体,为了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并不断提高其生活水平,以及解决某些特殊社会群体的生活困难而发生的经济扶助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是社会法;是人权法;是生存权利保障法,是现代社会的基本法,是实体法及以强制性规范为主的法。 第二部分,首先阐述并评析了目前学界关于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之间关系的三种学术观点:对于第一种“劳动法包含社会保障法”的观点,认为“劳动关系广义说”已经不再成为主流观点,也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对于第二种“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相互交叉”的观点,认为此观点为“劳动法调整对象广义说”,它将居于渐进状态的现行立法内容作为立论依据是不科学的;对于第三种“劳动法从属于社会保障法”的观点,认为这种“社会保障法调整对象广义说”过分强调国家在其中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走回老路。接着,分析了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的联系和区别,指出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虽然同属于社会法的范畴,它们产生的背景基本相同,内容有所交叉,但是,也有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它们调整的范围和立法
其他文献
学校教育中的传统学生评价模式,因其功能缺失、形式单一,内容片面等多种缺陷严重地制约了教育的发展,必将为时代所扬弃。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建构新型的教育评价体系,呼唤符合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和“90后”学生逐渐进入大学校园,高职院校“90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2010年9月至今,通过实际调研,归纳出“90后”高
本文首先描述了民用航空业的概念,并将研究对象限定于公共航空运输业,介绍了规范我国民航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接着描述了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美国、英国民航业发展的历史
21世纪,人类面临知识经济时代,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设计教育的发展同中国经济一样保持着高速发展的势头。艺术设计教育自建国以来受政治、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经历了由计划经济
论文对于初中生物中的探究性实验进行了教学设计研究。就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和观察能力等两方面选择了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并实施了教学实践。论文共分四章,第一部分绪论介
传统的翻译标准把“忠实”或“对等”作为翻译的唯一乃至最高标准。在这种标准的指导下,最初译文对原文信息和形式的偏离被视为误译,后来这种限制放宽到译文要忠实于原文内容
随着环境保护中的经济手段的广泛运用,排污权交易应运而生。这项制度起源于美国,是一种能从根本上治理污染、实现环境政策最终目的的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在中国既有应用的必
跨文化语用学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研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的语用问题。本文从跨文化语用学的角度研究少数民族文化典籍英译策略的运用,唤起对民族文化典籍翻译事业
大量宏观震害和强震记录表明,在高烈度区竖向地震作用对建筑物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竖向地震现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悬挂建筑结构体系作为近代出现的一种新型建筑体系,应
流行音乐是大众文化的传播媒介之一,也是一面能够映照当代社会文化和心态变更的镜子。本文旨在借助流行音乐这一社会文化(尤其是青少年文化)的重要传播介质或载体,透视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