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RS对根际土壤氮转化及微生物多样性影响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castor025castor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以种植在黑土生态区的六种不同基因型大豆为实验材料,进行比较与分析,研究转基因大豆Roundup Ready Soybean(RRS)对土壤生态系统中与氮素转化有关菌群(如真细菌、根瘤菌、氨化菌、硝化菌)的影响,以及种植RRS的土壤中主要生化强度(氨化强度、硝化强度)和土壤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并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PCR-DGGE)分析了RRS对根际土壤相关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为转基因大豆生物安全性评价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研究材料,促进大豆基因工程的安全顺利发展。本试验结论如下:种植RRS的根际土壤中细菌数量在结荚期达到最大值,RRS根际土壤细菌数量在整个生育期低于其它基因型大豆的根际土壤细菌数量。RRS根际土壤真菌数量在整个生育期内低于其它基因型大豆根际土壤真菌数量。不同基因型大豆根际土壤中放线菌数量在整个生育期达到显著水平,但RRS的根际土壤中放线菌数量低于其它基因型大豆根基土壤放线菌数量,可能是RRS对土壤放线菌有抑制作用。整个生育期中,不同基因型大豆根际土壤氨化细菌数量变化趋势一致,不同时期各基因型大豆根际土壤氨化细菌数量差异显著,RRS在整个生育期内根际土壤氨化细菌数量低于RRS-S及东农-46,黑生-101。在整个生育期内,RRS的根际土壤硝化细菌数量低于RRS-S。RRS根际土壤根瘤菌数量在整个生育期内低于其它基因型大豆,RRS在结荚期的根瘤数量低于其它基因型大豆。在整个生育时期,不同基因型大豆的根际土壤生物化学作用(氨化强度、硝化强度)有显著的差异性。种植RRS的根际土壤氨化强度在花期和结荚期与氨化细菌数量呈正相关;硝化强度则与硝化细菌数量存在着很好的正相关。实验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内,种植不同基因型大豆对根际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差异显著。RRS的根际土壤脲酶活性低于其它基因型大豆;说明RRS可能对土壤脲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在不同的生育时期,种植不同基因型大豆对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无显著性影响。试验采集在整个生育时期大豆根际土壤细菌数量较多的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进行研究。在这三个时期,RRS在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分别为1.518、0.643和1.865、0.741和1.432,0581,两项指标的数值低于RRS-S及野生大豆;DGGE分析得出的结果与常规分析的结论有一定的一致性。在整个生育时期,由于根际土壤的氨氧化细菌数量较少,选择氨化细菌数量相对较多的花期根际土壤进行研究。RRS花期的根际土壤氨氧化细菌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低于RRS-S和野生大豆根际土壤氨氧化细菌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
其他文献
再生混凝土是一种利用再生骨料制成的新型建筑材料。由于再生骨料具有高孔隙率、高吸水率等缺陷,因此研究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是其推广应用的基础。本文利用废旧混凝土梁制
中国的古建筑博大精深,创造了很多先进的地基基础处理技术。在对古建筑基础进行研究考察时,发现了一种碎砖黏土层状基础,这是一种具有周期性的基础。现代固体物理学研究发现,
坝壳地震液化是中小型土石坝地震失稳的重要原因。对中小型土石坝进行抗震加固分析影响着抗震设计和加固工程的可靠性。目前,基于液化试验和地震反应分析的液化评估,已经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