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粘附剂作为-种在日常生活和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木工、建筑、包装、汽车、电子、航空、航天、文物保护等许多领域。粘附作用即两个表面之间依靠化学或者物理作用使其变为一体的状态,粘附剂材料即介于这两个表面之间,用粘合的方法使之呈现一体化状态的物质。不论是天然粘附剂还是人工合成粘附剂,传统型粘附剂材料都是通过粘性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固化成固体来实现粘结作用的。通常,这种液体到固体的转变过程是一种非可逆过程,粘结作用一旦发生便不会丧失,是一种永久粘合过程。然而,在一些特殊的应用场合,我们需要实现一种可逆的粘结过程,也就是说,当粘结作用发生后,通过外界条件的改变,又可以实现去粘结作用,使得粘附力丧失,界面间又恢复到了原来的非粘结状态。这种可逆的粘结过程可以应用于标签、便笺纸、表面保护薄膜材料、结构部件的可逆粘合和拆卸等领域。本文以制备一种新型的具有温度刺激-粘附性响应特性的薄膜材料为研究目标,期望实现对该薄膜粘附性能的可控调节,为可逆粘附型材料的研究开发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为此,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方面的研究工作:1.通过接枝共聚合的方法,以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聚乙烯醇(PVA)为接枝主链,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为侧链,二甲亚砜(DMSO)为溶剂,40℃下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主链/侧链组成比的温敏型PVA-g-NIPAM接枝共聚物,并且用挥干溶剂法制备了其薄膜样品。对所合成的接枝共聚物进行了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动态光散射、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等表征,测定了其最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均为31℃左右。2.通过T型剥离强度测试方法考察了所制接枝共聚物薄膜对纸的粘附性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所制接枝共聚物薄膜的粘附性在LCST附近均发生明显的突变,当温度高于LCST时,粘附性明显降低,表现出温敏性的特征。将所制的接枝共聚物薄膜在LCST附近不同的温度下置于水中充分溶胀后冷冻干燥,考察了其表面水接触角、表面形貌和表面元素分布,通过比较该薄膜在LCST温度前后表面性质的不同,阐明了该薄膜具有粘附性温度响应特性的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