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溢出效应研究——基于机构和市场维度的实证检验

来源 :南京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wen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暴露了彼时各国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监管的缺失。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复苏明显,但也出现了例如杠杆率攀升、金融风险累积等问题。在金融创新理念的驱动下,我国金融领域快速发展,但由于金融风险本身具有负外部性和传染性特征,在监管控制不足的背景下,我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溢出效应表现明显。因此,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应成为当前我国政府及金融监管部门着重关注的问题,而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系统性金融风险溢出效应。
  本文借鉴BrownleesandEngle(2017)和AdrianandBrunnermier(2016)的方法,基于边际预期损失(MES)和条件在险价值(CoVaR)的相关理论基础,从机构和市场的维度出发,使用我国金融机构、金融行业和金融市场的相关数据,通过DCC-GARCH模型进行拟合,对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溢出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和检验。从机构的维度来看,风险的负外部性特征会导致某个金融机构的损失对其他相关机构和行业甚至整个金融体系也造成负面冲击和影响,呈现风险溢出效应,因此要正确识别金融机构的风险溢出效应,并做到提前预警、及时纠正。从市场的维度来看,金融市场的高度相关性和风险的传染性特征会使金融市场表现出明显的风险溢出效应,极易导致潜在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传染和扩散,因此要正确评估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并加以疏导和弱化。最终研究结果表明:DCC-GARCH模型很好地描述了我国金融时间序列的波动状况和彼此间的动态相关关系,可利用其对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行研究。从机构的维度来看,我国银行机构的风险溢出效应最大,并且风险溢出效应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外界环境和自身经营状况不断地动态变化。从市场的维度来看,我国各金融行业均有较大的动态波动性,彼此间呈现较高的动态相关性;就风险溢出效应而言,证券业对其他行业的边际风险溢出最大,保险业次之,银行业对其他行业的边际风险溢出最小。根据研究结论,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引导金融部门合理调配杠杆、建立风险监测预警机制、疏导弱化风险溢出效应、建立微观审慎与宏观审慎相结合的监管体制等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在社会生产力达到一定高度之前,经济与环境的矛盾始终存在,近几年,雾霾污染的出现再次印证了这一规律。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各地雾霾污染也不断加剧,影响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城市化建设的进程,雾霾污染始终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环境污染问题之一。工业城市是雾霾污染的主要集聚地,其中以石化工业城市最为明显,该类城市以石油化工产业为经济支柱之一,其产生的废气是城市雾霾的主要来源。本文选取的安
学位
在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阶段后,城镇化、扩大内需是实现经济进一步增长的重要举措。2014年浙江省首次提出特色小镇这个概念,并结合当地实际进行了有效探索,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创新型综合经济模式。在秉承五大发展理念的前提下,国家及各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助力特色小镇创建的相关政策、文件,特色小镇已然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各地纷纷开始了特色小镇的创建。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特色
学位
“政策试点”作为国家进行社会治理与政策创新的重要手段,在公共政策领域的应用非常普遍,可谓是中国特色治理方式。已有研究发现,纵使是获得了国家层面的关注与各种政策资源的集聚,“政策试点”也并不总是追求“最优绩效”。在社会治理问题与地方工作重心不一致时,政策执行者往往倾向于“锦上添花”打造政策亮点,而不会投入大量的政策资源以取得令中央满意、可成功推广的政策绩效,其目的在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次优绩效
本文以我国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关键时期,政府精准脱贫绩效评估开始普遍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为背景,尝试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为切入点,以A省Z县精准脱贫第三方评估为实践案例,研究了精准脱贫第三方评估中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委托方政府、农户、第三方评估机构三者基于自身利益诉求的利益博弈行为给精准脱贫第三方评估特性带来的消解即制造的现实困境并以此提出相应对策。本文主要采取定性研究的方法,定性资料主要来源于笔者参与A
学位
从2010-2017年,四川的GDP增长率相对量指标经历了由放缓到加速的过程,GDP增长额绝对量指标也由减少转为增加,而在这几年中,我国政府为刺激经济增长,出台了一系列“减税”的政策,从直观来看,这些政策起到了预期的效果,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拉动作用。但GDP的增长是否与“减税”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需要作进一步地更为细致地研究。本文以西部中心省份四川为典型,研究普惠性减税、结构性减税对四川GDP影响,
消除贫困是关乎整个人类社会的重要话题,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推进国家经济发展同时有效实现了贫困人口的大幅度减少,为国际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走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减贫道路,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综合我国推进减贫的发展历程,扶贫对象定位更加精准,扶贫目标更加明确,扶贫内容更加丰富。精准扶贫战略下的产业扶贫,由于其优化资源配置、精准定位贫困农户的显著优势,更是成为了地方政府扶持贫困地区发
学位
从古至今,中国乡村的社会关系是一直是一个错综复杂的有机体,展现出丰富多样的区域特征。在这个区域里国家官僚与地方社会力量合作共治,形成半正式行政的治理形式。随着乡村治理现代化转型的要求,国家输入大量资源扶持乡村发展,并提出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就当代中国乡村治理现状来看,“新乡贤”群体重新被纳入到乡村治理的版图中,成为多元参与治理的重要力量。但是现阶段对新
学位
人口老龄化,既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结果,又将不可避免地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诸多挑战。中国的老龄化呈现出数量大、高龄化、“未富先老”的特征,在空前严重老龄化背景下,养老行业的发展迎来了新机遇和挑战。政策的鼓励,加速该行业发展进程,企业也争相创新模式抢占老龄化带来的巨大商机。在此背景下发展养老事业,“9073”的养老格局仍未被打破,养老走进社区、走进家庭仍为主流模式。而面临着养老服务需求多元的现实情境,
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依靠传统的发展方式,深度参与全球分工,创造了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奇迹”。在国内要素成本不断上涨和国际市场上外需不足的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发展动力需要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制度质量的提高可以优化企业创新环境,进而对技术创新效率产生促进作用。因此,从制度质量视角研究中国各地区的技术创新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已有诸多文献围绕制度质量的评价展开了积极探索,形成了全球治理
学位
当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主引擎的服务业,其创新活动不仅影响企业自身的市场绩效和竞争能力,对于我国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更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已成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要素,是企业培养并保持竞争优势的珍贵资源,也是形成企业创新能力差异的主要因素。对于服务业而言,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由于其大多具有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特点,人力资本的重要性更是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