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南涝北旱,南水北调工程是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的重大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可以促进南北方经济、资源和环境、社会和人口的协调发展。南水北调工程涉及工程建设、移民搬迁、环保治污等多方面,对沿线7省市的经济、民生和生态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工程建设涉及沿线各级政府部门、水利部门、交通部门、移民安置部门、环保部门、工程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旅游、文物考古等众多部门,各级政府、各部门之间看似分离,实质上都为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都对南水北调河南段工程建设负有相应的责任,也就是由一个高层次的权威部门(组织)作为政策性领导,各具体职能部门之间只有拥有良好的沟通协作才能最终完成这一重大水利工程。从公共管理理论角度出发,“整体政府”理论在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中则有极为典型的体现。“整体政府”是在公共政策与公共服务过程里,运用交互式、协作式和一体化管理方法和技术的新型政府改革治理方式。目的是促使各种公共管理主体,(如政府、社会或私人组织,以及政府内部各部门等)在共同的管理活动中能够协调一致,做到功能整合,有效利用稀缺资源,消除排斥的政策情境,为公民提供无缝隙的服务。“整体政府”公共服务模式即包含政府部门间横向的合作与沟通,也涉及上下级政府之间的纵向协调与整合,意在克服现有政府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碎片化”制度结构和部门自我中心主义,提升政府部门处理综合性问题的能力。南水北调工程是国家重大战略性工程,工程复杂,环节众多,涉及面广。本文将以“整体政府”理论为理论工具,以南水北调河南段工程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河南段工程中一件典型事例作为支撑,结合近年来在南水北调系统中的工作经验,从南水北调河南段工程建设领导体制、组织机构,管理方式等方面,对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中的“整体政府”公共服务模式进行研究、总结和梳理。简述河南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体制中“整体政府”理论思路的体现,探索“整体政府”公共服务模式对我国政府间多部门协作的启示,为南水北调河南段工程通水运行后的管理体制提供一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