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2020年的临近,中国进入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进程,其中,农村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可避免的阻碍,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点和难点所在。现代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核心问题是金融,农业融资难困境严重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当然,这不仅仅是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特有现象,而是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从理论上看,全世界范围内的理论界对于发展价值链融资方式能够有效解决农业融资难问题已达成一致意见,基本肯定了价值链融资方式的优越性;从实践上看,各国都在积极致力于探索农业价值链融资的具体模式,力求探索出一种或多种具有高效、先进的农业价值链融资模式的具体组织分配与安排。因此,到底哪种模式才是更优或者更好是本文研究的关键,从长期发展的角度剖析不同价值链融资模式下组织内部各主体相互作用的综合演化方向。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农业价值链融资中的外部融资模式。具体来说,本文先是通过对现有存在的农业价值链融资模式进行归纳总结,说明农业价值链融资模式演进的演化机制,再依次从组织主体由少到多的顺序研究各种融资模式下组织内部各主体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方向与趋势。从传统的“农户+银行”融资方式出发,利用博弈树中相关数据的计算结果揭露“农户+银行”融资方式存在的局限性;继而在此基础上引入“龙头企业”,利用演化博弈的方法探索“农户+龙头企业+银行”以及“农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银行”三种融资模式在各自主体的作用下长期发展的演进方向及所存在的问题;然后,在对三种基本的农业价值链融资模式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引入“农业保险”的必要性,即构成“农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业保险+银行”融资模式,再从演化博弈的角度证明该种模式下存在长期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强调农业保险的重要性;再以四川省资阳市“六方合作+保险”为例,对其产生背景、基本模式、存在特点进行着重分析,阐述“六方合作+保险”模式的创新性,对“农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业保险+银行”融资模式进行佐证,用实践证明农业保险的重要性。最后,对政府、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银行等组织主体提出政策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