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患者心肌损害及其与肌钙蛋白I动态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plus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介绍颅脑损伤是一种容易导致患者残疾或死亡的严重疾病,其发生率、致残率、死亡率突出,已研究发现颅脑损伤尤其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往往继发心肌损害。目的观察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TnI、CK-MB的动态变化及EKG改变,探讨心肌损害、血清cTnI的动态变化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142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根据GCS评分高低及昏迷时间分为A、B、C、D四组,于入院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和第10天分别进行血清CTnI、CK-MB检测,所有患者均行心电监护。并取健康体检30例作为对照。结果(1) 142例颅脑损伤患者中各时间段累计122人次出现继发心肌损害,5次检测累计发生率为17.18%,其中87名轻、中度颅脑损伤者(GCS评分=9)中,累计10(4.78%)人次发生了继发性心肌损害,55名重度颅脑损伤患者(GCS评分<9)中,5次检测累计112(40.73%)人次发生了继发性心肌损害,两组间累计继发性心肌损害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 A、B、C、D四组患者中,血清cTnI累计阳性率分别为2.98%、6.50%、41.33%和53.60%,各组间差异达到了统计学显著的水平(P<0.01),且血清cTnI阳性率与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四组血清CK-MB累计阳性率为2.13%、3.00%、22.67%和40.00%,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CK-MB阳性率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间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四组EKG累计异常率分别为0.43%、3.50%、47.33%和66.40,各组间差异达到了统计学显著的水准(P<0.01),且EKG异常率与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p<0.01)。(3)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伤后继发心肌损害,血清cTnI和CK-MB阳性率以及EKG异常率均随着受伤时间的延长而加重,并于伤后5至7天达到高峰,随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重度颅脑损伤多继发心肌损害。继发性心肌损害发生率、血清cTnI和CK-MB阳性率以及EKG异常率与患者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颅脑损伤病情越重,越容易出现继发性心肌损害,且在伤后第3至7天达到高峰。
其他文献
<正>颅脑损伤是日常伤残司法鉴定中的常见损伤,《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第5.10.1.2条规定"颅脑损伤后遗脑软化灶形成,伴有神经系统症状或体征"可构成十级伤残。鉴定实践中通
会议
介绍了原位铝基复合材料常见的陶瓷强化相、金属间化合物强化相及陶瓷-金属间化合物复合强化相,并就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举例说明。反应合成的铝基复合材料具有常温力学性能
整理研究《释名》中相关的医学史料,考探其医学其价值和贡献:成书于交州广信,是中医知识南传于八桂壮乡的嚆矢;《释形体》《释长幼》等篇比较详细介绍人体生理部位结构,对人
目的:1.建立失血性休克致肺损伤动物模型;2.探讨CD40/CD40L在兔失血性休克致肺损伤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选取健康家兔1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失血性休克1h组(B组)和
【目的】探讨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患者血清是否存在LGT蛋白质组的表达,初步分析其对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06年8月至2007年
以施以牡蛎壳为载体海卤缓释肥组为试验组,施以普通尿素肥和不施肥料组为对照组,记录香菜发芽情况,测定缓释肥对叶绿素、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与2个对照
作者回顾性分析了71例脑恶性胶质瘤术后、放疗后、化疗前的CT征象,以期对恶性胶质瘤放疗反应的时间进行评价。均经活检证实,位于幕上的恶性胶质瘤患者,术后3周行放疗,44Gy/2
目的:探索和建立大鼠肠神经干细胞分离与体外培养的方法。方法:取胎龄20d的SD大鼠肠道,剥取含有肌间神经丛的外纵肌,并以胶原酶消化,获得单细胞悬液;接种单细胞悬液到改良的肠神经
<正> 社区党建工作,是新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领域,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发展,我们认为,社区党建工作要在深化上下功夫,从转变工作方式入手,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探索建立在社